第386章 ,名二子说 (4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86章 ,名二子说 (4 / 5)
        籀文,先秦的文书,春秋战国时流行于秦国的一种字体,今存石鼓文是其代表。亦称大篆。(现在学小篆的同学留意)

        籀,读书也。

        籀书就是籀文。

        周宣王太史名籀,其所著文字曰籀文。亦曰大篆。

        籀篆,就是大篆,也有说籀文和大篆有所差别。

        太史籀,对当时的文字进行了整理和规范,著大篆15篇,世称《史籀篇》。

        到秦灭六国,统一文字,罢与秦文不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就是籀、大篆与小篆的渊源。

        再说一事。

        颜真卿书法一变古法,雄秀独出,开启了一代新风,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其行书尤以草稿为最佳,《争座位帖》与《祭侄文稿》均出于无意,却甚得妙境,对后世影响很大,后人对其评论也很多,“篆籀气”就是其中之一。

        篆籀气是什么?

        自秦行篆籀、汉用分隶,字有义理、法贵汉严,魏晋以下,始减损笔画以就字势,惟公合篆籀之义理,得分隶之谨严。放而不流,拘而不拙,善之至也。

        也就是说颜真卿的书法有篆籀的味儿。

        颜真卿曾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或叫鲁公。

        小篆现在为何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