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有难同当 (3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82章有难同当 (3 / 5)
        这10万套房子,每户5口之家计算,可以解决50万人的住房“刚需”了。

        而“周教练”老家的6线小城市,才不过区区的几百万人口而已。还有那么多的“自建房”。还有那么多的本地“房企”开发的“楼盘”。因此这个6线小城市的房地产,越是到了后来,价格越来越贵,但“销售”起来就远没有一开始时那么“好卖”了。

        再加上“钟老板”投身进入这“房地产”行业的第二年,就恰好遇上了银行方面紧缩了“放贷”。

        “售楼”第二年的时候,“钟老板”刚用了29亩地的一半地块,建了2栋31层的电梯高楼,还有那2栋楼侧面的5层“商铺”。

        这个时候,2栋电梯高层,只建好了“框架主体”,外墙都没砌,也没有“批”,更没有粉刷。

        水电方面,也不曾开始安装。

        而这些已经建了“主体框架”的2栋楼,“预售”出去了大约将近

        广个告,我最近在用的追书a,咪咪阅读缓存看书,离线朗读

        但“钟老板”收到的这些“预售款”,又差不多都拿来建那2栋的电梯高楼的“主体”了。

        这个情况下,如果“钟老板”放慢建楼的速度,先把已经建好了“主体框架”的2栋高层,仍未“售出”的三分之二的“房源”,慢慢的售光,再去考虑其它,或许他还有逐渐走出资金“困境”,甚至是大赚的机会。

        但“钟老板”就是有点急躁了。他还剩下一半的地块“待开发”,他就想着赶紧的建好。但这个时候银行方面已经开始控制投向“房地产”的贷款数额了。就以他仍未还清之前用“地皮”抵押贷出的几千万为由,拒绝发放新的贷款。

        这个时候,“钟老板”走错了最为至关重要的一步棋了。他居然借“高利”的民间贷款,来继续的建房。

        如此一来,第二年本地“购房者”观望的情绪特别严重。“预售房”的销售情况,甚至还大大的不如“钟老板”头一年的销量啊。

        这就成为了压垮“钟老板”的最后一根“稻草”了。

        要知道,“钟老板”在向银行及各个私人“举债”建房情况下,负债累累,别说偿还“本金”了,就连先支付高昂的利息,都有点吃力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