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远虑 (4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7章远虑 (4 / 5)
        这就是两者的区别。

        “周教练”听说要供3个小孩子读民办的高校,一个起码得准备20万以上,3个孩子就得准备至少70万左右。

        但有什么办法呢能考上公办的大学谁不想考正因为考不上,而民办大学“门槛”又极低,才有那么多有钱的家长送孩子去读民办本科。

        但“周教练”知道,自己家不是有钱人家啊。要他承担3个孩子以后读民办大学的费用,那着实也是沉重无比。

        “周教练”对自己这个“后妻”,还有3个孩子,都宠得很。虽然早早感受到了巨大压力,他仍然毫无怨言,早早开始着手进行“存钱”大计。

        或者有一天,妻子替孩子们的“设计”,就真的变成了现实呢

        宁可现在还能“赚钱”的时候,辛苦些,也胜过到时候孩子们真的急需用钱了,却“无计可施”干着急。

        只不过无奈的现实也必须得接受。“周教练”现在老了,只能当“门卫”每月赚取2000块的微薄收入。

        妻子也不是一味想着孩子们长大以后,考不上公办大学,就一定强制他们去读“昂贵的民办大学”。如果孩子们长大以后极其厌恶“读书”,甚至那成绩惨不忍睹,分数低得连“民办大学”都进不了,那也不可能硬“逼”着他们去读的啊

        妻子就有另外的一书的话,“周教练”的后妻也未必一定勉强孩子们读“民办大学”。她没有自己的孩子非要上过“大学”才甘心的那种“执念”啊。

        妻子也能体会到,孩子们如果非常排斥读书,非常不情愿上大学,她一味逼着他们去,只能是给“周教练”以排山倒海的“压力”啊。逼着他拼了老命的去存钱

        按照妻子的见识,她所能替孩子们预先谋划的招数,就是既然已经属于“厌读书”之流,也没有考上“大学”的一丁点希望了,那干脆就连“高中”阶段都不必读了。毕竟强调要普及的“九年义务教育”,那仅仅是指小学6年,加上初中的3年而已。

        妻子不勉强“厌读书”的孩子读高中,并非想要省钱,或者想叫孩子们早早就出社会赚钱。

        她的意思觉得,读高中这3年,其实是在替“高考”打基础做准备。既然“高考”考取大学已经彻底“无望”了,那3年的高中教育感觉就不是“必须”的了。

        既然不是规定要读高中,而且妻子认为,她的孩子读高中没有用处的话,她就会选择让孩子们去读“职业中学”。也就是所谓的“中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