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负担 (4 / 5)
大工厂当然设有“食堂”,但伙食费要每个工人自己出的。如果嫌工厂的伙食吃不惯,要在外边吃一些好的“大餐”,那当然电脑端:
总之,不会像家里一家人自己买菜做饭那样,伙食开支可以省下不少。就算不省,起码伙食也要吃得好些。
“背井离乡”到大城市做“普工”,每月的生活成本,起码得扣掉1500块左右。这里面包括伙食和购买生活日用品。还包括有时候要回家看看亲人的“往返车票”的费用。x
所以老古话常说“一动不如一静”,就是这个道理。在大城市做死做活的做16小时每天的“普工”,名义上能挣6千,而在老家同样高强度工作,能挣4千。但大城市会让你额外的多支出1500左右的开销。
因此,从“存钱”角度来说,其实如果能在老家附近找到工,其实是远胜过跑去大城市做“普工”的。
但正因为在老家不好找工,到大城市的大工厂,规模大招工多,找活儿就容易太多。这才导致浩浩荡荡的入城“打工大军”的出现。
推荐一个a,神似旧版追书神器复活了,可换源书籍全的换源神器
以前“周家小女儿”就是常年在大城市“做普工”的了。苦没少吃,名义上钱应该也挣了不少毕竟通过加班拼出来的工资,看起来似乎也没比她的大姐和“大姐夫”少多少啊,然而数年下来,人家大姐两夫妻就能省下来不少钱,积蓄都够去购买了一块40万的“地皮”了。
而“周家小女儿”却自我感觉,貌似没有多少积蓄啊。反正省下来的钱,连办个婚礼似乎都“捉襟见肘”。
关键一点,就是在大城市的各项开销大。而且在大城市拼命加班,偶尔有一天假了,“打工妹”或“打工妹”不好好的买些自己想吃的,想穿的,当作犒劳一下自己,似乎也感觉太对不住自己啊。在这种情况下,就更难省下钱了。
而“周家大女儿”夫妻在城里拥有固定的高薪职业,还是每周都有“双休”,并且每天只规定工作8小时而已。如此一来,她并不觉得工作有多厌烦,也没有特别高的购物的渴望。反而更容易省下钱来。
“周家大女儿”和“周家小女儿”都不会太理性的分析各种情况。只会凭感觉来行事。
“周家小女儿”就是觉得自己做的工又辛苦,又存不下钱。而她大姐和姐夫的工作,既轻松又高薪,存钱也容易。
至于她老公“小女婿架子工”呢有时候高收入,有时候普通收入。工作做惯了算是比较轻松的吧,但收入极苦命不稳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