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辛苦 (2 / 6)
从名义上来说,“钟任”可以说是吴瑕的“姑丈”了。
只不过,这个“姑丈”也算是“过去式”了。因为“姑丈”和姑姑吴璇,早些年就已经离了婚了。
姑丈和姑姑相识于那个“普通穷困”的年代。
因为姑姑的缘故吧,吴瑕小时候不止一次听“姑丈”谈起他当年“如何跟姑姑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
在那个年代,“姑丈”钟任出身贫寒,自幼就给家里当“放牛娃”。
正因为家里穷,那时候又没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当然更没有条件上什么“幼儿园”了。他只有到了可以“读小学”的年纪,家里人就会把他送去读书。
钟任小时候居然到了8岁了,家里人才送他去读小学的一年级。
对于一个才几岁的小屁孩。放一头体格健壮的公牛,对他而言,就是又苦又危险的活儿。
不到万不得已,谁想一辈子窝在农村呢
当时,钟任的“老爹”?就语重心长的告诉他一个道理:如果这辈子不想做辛苦工?身在农村长在农村,也唯有“读书”这一条路,可望“出人头地”?长大了可以挑选更好的工作?脱离贫困。
钟任当时真的听进了父亲的告诫。读书,那是格外的卖力。在学习方面花费的精力及工夫?远高于同学们。
没办法啊。钟任的“学习基础”?比任意哪一位同学,都要更低。
这是没办法的事儿谁叫他家条件差?都过了8岁了,才送他读“小学一年级”。
尽管读书晚了,钟任小时候也并非特别“聪慧”的学生。加上家贫,父母长年累月外出打工。钟任就像个“留守儿童”似的?丢到了家里给奶奶带种种不利因素?能在此“环境”下坚持读书的孩子,那都是十分怵继续的过农村的辛苦活了。
“读书”,其实这事也辛苦。但跟常年累月的做农活?钟任也宁可选择了“读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