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建房大业,各显神通! (2 / 7)
王主任购地、打地基、建房、装修的全部费用,算一笔账,大约可以购买2套“帝都”的商品房。
这两套房,在梁腾重生之前,按照“帝都”的房产均价,每个平方已经达到了6万多7万这只是均价,黄金地段的每平卖10几20万都有,那么,王主任如果在早些年购买2套有证的房子,20年后变现,就能有1400万到手。
如果需要确保自己有地方住,那就自住一套,卖掉另外一套,也能捞到700万现金。
而王主任那栋没有任何正式“土地证”及“房产证”的天地楼呢未来20年后就算出售,整栋楼,顶多也就能卖出700万左右的价格。
这当然也是大赚特赚了。
但赚到的钱,居然不够当年花同样代价购置2套商品房赚得多。
这样的结果,估计也只有像梁腾这种“重生人士”才能预知。
有证与没证,区别就那么大。“变现”的能量,就如此不同。
但王主任两夫妻都是农民家庭出身,小农意识强烈,根本就没想过“炒地皮”什么的。这跟罗国初这种城市长大的孩子,拥有强大的商业头脑的孩子,存在天然的区别。
在王主任眼里,首先贪图的就是一个“大”字。房子大才住得舒服嘛。否则,何必要自己购买地皮,又花大价钱,建造一栋“天地楼”呢他直接去购买一套商品房来居住得了。
按照这种思维定势,王主任两公婆当年如果选择购买商品房,来改善人居条件的话,估计也不会购买有房产证的商品房。嫌贵!
他俩大概率只会挑选那种没有证的“小产权房”,那种俗称“三无产品”的房子——当年撑死也就七、八万块一套而已。
便宜一半以上的价格不止。
那个年代的人,很少有买房或自建房者,会考虑几十年后“房地产”升值这方面。他们大多数就是单纯的想改善居住条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