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两个大企业 (3 / 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0章两个大企业 (3 / 8)
        后来,“风骥公司”于2008年,2011年,两次完成非公开发行股票。

        所谓“非公开发行股票”,就是专门把“稀释出来的股份”,定向卖给一些合同者。

        “风骥”也属于上市公司,但散户所占股份,份额太小,梁腾不可能通过收购“散股”来投资这“风骥公司”。而在后世,“风骥公司”两次以“非公开发行股票”方式,成功出售了股份。这让梁腾看到了希望这家“风骥公司”是有意出售自己的股份的。就看你这位“战略合作伙伴”,能否入得它的“法眼”了。

        如果是“风骥公司”,梁腾非常愿意入股它的。

        毕竟这家公司,经过几年的资本迅速扩张,在2013年的时候,由外国著名刊物主持的100家风投公司评比中,“风骥公司”按投资规模,位列第19位。

        这已经属于一个很了不起的排名了。毕竟海外的风投公司,成立都有上百年的辉煌历史。

        如果可以入股这样一家大公司,梁腾那是梦寐以求。

        毕竟在国内的风投公司中,这“风骥公司”,是排在第3名成功上市的专业公司这就足以彰显它的强大实力。

        当然,一开始时,比它规模及体量更大的,还有两家。

        那两家也成功上市了,但通过收购“散户”手里所持的它们的股票,来累积达到一定的“股份”数额,代价其实非常大。又耗时费力,梁腾当然不会去做那种“吃力不讨好”之事。

        毕竟,花费巨大代价去收购散户所持的“股份”,到头来却没办法在“风投公司的董事会”中谋取到任何位置,就连身为“大股东”的发声渠道都没有。那也忒卑微了。

        为什么梁腾那么断定那两家“风投公司”不会直接出售股份给他,只能通过从“散股”中购买呢很简单。那两家都没有发行过“非公开发行股票”。

        只有“风骥公司”发行过,还发行了两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