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沿海好项目 (5 / 7)
如此一来,双方就陷入了一个“死结”般的拉锯战,一方不愿提高补偿标准,一方嫌给的补偿少了,始终难以得出外祖母想要的结果。
弄到后来,外婆都想放弃这样一个项目了。所以才有了请吴瑕出面去试探吴震霆的口风。
梁腾知道,吴瑕外祖母公司给出的方案,就是征收港口规划区域的村民的地,宅基地上的建筑物,按照主体建筑700块每平的补偿。装修方面,按照各种不同的装修材料,分别计算补偿款。
这样算下来,以拆一栋两层的200平左右的小楼,也就只是补偿20万左右而已。
拆了屋,没房住咋办,如今公司给出的方案,由外祖母的公司负责兴建“安置房”。建好之后,就按照成本价,每平方安置房卖400块,村民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购买“安置房”。面积的上限是150平。
而在“安置房”兴建到建好这中间两、三年时间,可以给予租房补助。
这样的一种补偿方案,人家村民又不傻,受你才怪。
算下来,自家的天地楼拆了,得到的“补偿款”拿去购买一套“安置房”,基本上就所剩无几了。
从能在子孙多时“加高”的天地楼。一下变成单单一套“安置房”。这样的交易,从村民的角度来看,怎么都感觉不划算。
后来,外祖母的公司又大改了安置方案,提出,可以给予“回建地”的补偿。
但“魔都”如今好些的地块,虽然没后世那么离谱,但也已经非常昂贵。公司也要考虑成本的啊,给予村民的“回建地”,选在了“魔都”的一个极其偏僻的角旮旯。村民们哪个愿意跑那么远?!
而要分配好些的“回建地”给村民,公司购地的成本又太高了。天知道以后“港口”25年的租金收益。。能不能赚回如此高昂的“回建地”的成本?因此没能下决心,给出令村民满意的“回建地”。
这就又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但这些外祖母公司人员“伤脑筋”的事儿,在梁腾眼里,根本就不算个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