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定案 (6 / 8)
“按照我的理解,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首先,就是这169亩原定计划用地,统统属于‘水田’。根据上级实施多年的规定,必须‘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该新校区项目,就必须通过购买‘占补指标’的方式解决‘占补平衡’的问题。现在市场价(二环边上土地的价格)。。必须以20万每亩的价格,购买‘占补平衡’的指标。单单这一项,就需要多支出近3400万,大大增加了建设新校区的成本。这对于一所公营性质的学校,压力巨大。”
吴瑕听得频频点头。
她说:“本来学校就是贪图‘新校址’地块便宜,才打算购买它的。如果又因为169亩地是水田,需要额外支出3400万的‘占补平衡’的花费。购地成本就大大增加。谁还不知道上级相关部门的尿.性吗?肯定不可能有额外的拔款支援学校的。如此一来,新校区的建设经费,就大大紧张了。”
梁腾继续侃侃而谈:“刚才去实地查看。。大伙也看到了,在那169亩土地中,有一些违.建啊。当然,合法的民房也有不少。这,涉及到挺多处的征.拆问题。这些事儿挺麻烦的,尤其是一些真正的‘钉子.户’,一个学校能不碰就不碰的好。所以这个问题拿来诉诉苦,完全可以。”
吴瑕也表示赞同:“虽然这第二点理由,没有第一点都么有力,但提出来也可以的。”
梁腾又说:“第三个理由,就是那169亩地周边的配套设施一点都没有完善。就连基本的‘三通一平’都没有。”
吴瑕笑道:“估计‘城北高中’仍在犹豫之中,没有最终的敲定就要这块地,相关部门才没有完成‘三通一平’的工作吧。或者,相关部门觉得‘牛运山’旁的这169亩地贱.卖给你了,‘三通一平’的工作,打算全部推给学校来完成吧?把这点也捎带上,那也完成可以的。”梁腾继续说:“刚刚才看到了,那169亩地的地势比较低洼。作为学校的建设用地,总不可能,比面前横贯而过的二环路还要低上一大截的吧?那样一来,岂不是下暴雨发大水时,大水都往这低洼处猛灌了吗?校区内,就要变成一个超级大鱼塘!因此我的第四点理由,就是学校需要搬运巨大的土方量来回填‘洼地’。这又是一笔额外支出。并且费用还不在少数。”
这点理由,听得吴瑕很振奋。
之前她就没有考虑到这一层。现在仔细想想,还真是这样。
反正,只要涉及到大笔的额外支出的款项,上级部门就挺容易审核通过你“变更选址”的。原因无它——那些额外的费用如果学校不愿出,当然只能申请上级的相关部门“拔款”。
如果是正常的“拔款”还好说。容易照顾你。但属于额外支出的费用,上边也没有那么多的闲钱啊。
一般就因为个“钱”字不到位,项目挺容易就搁浅在那儿了。
梁腾列举完“二环边上、牛运山侧”的169亩地的劣势之后,又像个“自买自夸”的老王似的,不遗余力,夸奖起自己的“望舟村”的250亩地块来了。
“望舟村的‘海景别墅’群旁边的250亩地块,就是最合适作为‘城北高中’新校区的建设选址。首先啊,该土地拥有者,大企业家梁腾老板,非常热心助学,十分支持‘城北高中’新校区进驻该地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