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上元节,夜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三章 上元节,夜 (2 / 3)
        冯宝本来就抱着无所谓的心态,便跟着坐下来,他倒是更好奇了,什么样的女子,能够如此吸引人“谪仙馆”里的情形,不过是青楼最常见的情况,无论弄出什么花样,其实都能猜出来皇宫里就不同了,当今天子初登大位,头一次过此与民同乐的“上元节”,一切都要求热闹和喜庆……

        宫里张灯结彩自然不用多说,李治参加完饮宴后。。更带着一众妃嫔,于宫中欣赏“踏歌”“踏歌”就是一种类似后世的“群众性”舞蹈,表演人数众多,拉手而歌,以脚踏地为节拍,边走边歌,是一种极为适合节日气氛的大型舞蹈或许是今晚风有点大,李治看了约半个时辰后,感觉有些寒意,就说道:“朕乏了,回去吧。”

        皇帝金口一开,自然是无人可违,在一片“恭送陛下”之声里,李治迈步离开“陛下,陛下这是打算去何处?奴婢也好命人先去准备。”一名中年宦官紧跟李治身后,悄声问道李治脚步稍微一顿,道:“先去‘清宁宫’吧。”

        “清宁宫”是李治正妻王氏居所,虽说他不大喜欢这个老婆,但无论如何,她是李世民安排的妻子,又出身于“太原王氏”,起码的尊敬还是要有的,再加上李治已经决定“上元节”后正式册封她为皇后,因此,过去探望一下,也是应有之意。李治刚进“清宁宫”,王氏即迎上去行大礼道:“妾身恭迎陛下。”

        “免礼,平身。”李治说着,亲自扶起王氏道:“即将为皇后了,日后不必行此大礼。”

        “今日‘上元佳节’,怎不出去走走看看,也好热闹一下啊。”李治坐下来问道“妾身日间偶感不适,精神不是太好,就没有出去了。”王氏坐下来说道“哦,叫过太医了吗?”李治又问“太医来过,说并无大碍,多加休息即可。”王氏答道李治来王氏这里,纯属是礼数,和她并无什么话好说,可是又不能刚坐下来就走,一时之间居然不知道再说什么好一直站在边上的中年宦官对自己这位主子的心思十分了解,见李治有点不晓得怎么办的时候,灵机一动,道:“陛下,诸位大臣及各国使节呈上的‘贺表’,已经全部送进宫了,陛下不是说,要给娘娘看一看吗?”

        李治一听,连忙道:“不错,朕差点忘了此事,速速取来,念给皇后听一听,也好高兴高兴。”

        “奴婢遵旨。”中年宦官应了一声,赶紧就出去招呼小宦官去取李治陪着王氏则是东拉西扯的闲聊,基本和应付差事差不多不久,两名小宦官各自捧了一摞“贺表”走进来李治一见之下吓了一跳,心说:“怎么这么多?”

        中年宦官也察觉到李治有些不高兴了,赶紧问道:“陛下想先听诸位大臣的,还是外国使节的?”

        李治扫了一眼那些“贺表”,没好气地问:“都有谁的啊?”问完还加了一句:“找两位文采好的。”

        中年宦官马上走到小宦官面前,在一堆“贺表”里翻了一下,最后取出一本,道:“这是‘右仆射’褚遂良呈上的。”说着抬头看了一眼李治,见皇帝没有表示,赶紧展开念出声来……

        褚遂良乃是初唐大家,不仅文章写得好,一手书法更是当时顶尖人物,李世民生前对其极为看重。他的文章自然是花团锦簇。。无可挑剔,无论李治还是王氏,都十分满意中年宦官随后又拿出一本“侍中”于志宁的“贺表”念了出来……

        于志宁曾为“太子左庶子”,算的上是从龙之臣,李治对其也是颇为信任,他的文章虽然不华美,却胜在情真意切,李治同样非常满意,还赞了一句“于卿写的好啊!”

        等到中年宦官第三次拿“贺表”时,李治道:“换个外邦的吧。”说着,还冲王氏笑道:“听听他们能说些什么,好歹也是新鲜。”

        王氏含笑应道:“全凭陛下做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