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欲攻昌邑先断援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2章 欲攻昌邑先断援 (1 / 5)
        荀贞前时去信曹操,给他指点形势,劝其撤回东郡。

        信中虽然举出了曹操现今存在的几个劣势。

        如曹操是在没有朝廷令旨的情况下,通过一些兖地士饶运作和支持,乃才当上的兖州刺史,既已名不正言不顺,又是刚走马上任未久,兖州的人心尚未尽附,是其一。

        曹操先是败於任城,鲍信继而又兵败身死於寿张,几次大败,兖州的士气已然落到谷底,是其二。

        袁遗、吴资,尤其张邈,在这个时候,且是各怀心思,皆不能依仗,是其三。

        看起来的头头是道,好像胜券的确已在了荀贞的握郑

        但其实,荀贞那时并未没有与曹操决战的心思,其信中所言,仅是恐吓罢了。

        因为徐州兵来日鏖战的缘故,荀贞认为乐进、赵云、许显、陈褒、刘备等等各部,已是将士疲惫,却是早就打了见好就收,准备撤兵的主意。

        全是戏志才一力建言,给荀贞深入地分析敌我情势,向荀贞提出:

        我军虽疲,但兖州兵也已很疲,并且兖州兵尚有一个屡败之后,军心不稳的最大问题,对比之下,反是徐州兵仍占上风。故此,他积极建议荀贞,不但不应撤兵,当此之际,还应该继续进兵,抓住有利的战机,以求进一步地把山阳、济阴也顺势打下。

        荀贞经过认真的考虑,以为戏志才言之有理,遂从善如流,改了撤兵的念头,转以亲率合乡的兵马,进攻山阳。

        一如戏志才所料,高平、湖陆两城的守卒,果是军心动摇,士气浮动,上至将吏,下到兵士,俱无有坚决守城的斗志,稍一攻战,此两城便就先后投降。

        又用戏志才之计,遣任犊带领勇士百人,扮作逃难的百姓,混入到了方与城中,一战而复夺下方与。

        仗打到现在,对打下山阳、济阴两郡的前景,不止荀贞,便是任犊这样的中低级军吏,也都是充满了信心。

        将士用命,徐州兵的士气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