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同道 (3 / 3) 
        “为何?”
        “昨下午,戏志才来了颍阴。他来了后,先没来找我,而是在县中转了转,听到了一些对你的传闻。傍晚时分,来了我家,登门就对我:‘你们荀氏又出了一个俊才啊’!我因问之,才知他的是四兄你。我就问他‘为何如此’?他例举了四兄在繁阳的作为,最后评价道:‘你的这个族兄有大才而甘愿自屈在十里之地,必有非常人之志’。”
        “‘必有非常人之志’?”
        荀贞脚下一滑,险些摔倒。不是因为他觉得戏志才这个评价不靠谱,而是因为他觉得被戏志才中了心事。
        自从他在繁阳亭做出零成绩后,有人夸他有干才的,有人夸他爱民的,有人夸他导人向善的,也有人他能折服豪强的,但是却从来没有人由此认为他影非常人之志”的。文聘的从叔父文直算是眼光比较独到的,也只是在背后他“深不可测”而已。不过细细想来,他的一切作为都是为了能在即将到来的乱世职保全性命”,在绝大多数的当时人还没有意识到即将会有黄巾生乱的背景下,他的这个志向也确实可谓“非常人之志”了。
        荀彧道:“是啊,他就是这么的。我因而将他的话转告了家君。实话对你吧,四兄。家君自从许县归来后,这些甚少出门,对你在繁阳的美名其实并不知晓。听我了后,才起意见你。正刚好,你就回来了,於是便遣我登门相邀。”
        “原来如此!”
        荀彧要是不,荀贞还真不知道其中曲折,他心道:“刚才我还奇怪荀氏人才济济,怎么我在繁阳亭的这点事也能入‘二龙’的眼中?原来竟是戏志才的功劳。”
        两人还没见面,荀贞就要感谢戏志才了。他道:“贞愚陋,常人一个而已,‘非常人之志’实不敢当,但是文若,你刚才‘戏志才对我的评价真对’,怕指的不是这个吧?”
        “有非常人之志”不能解释荀贞“难道只有戏志才不是礼教中人”这一问。荀彧颔首,答道:“戏志才在了你有非常人之志后,向我打听你去当亭长的前后经过后,听完后喟然叹息,:‘你的族兄以荀氏的身份,自请去做一个亭长,不在乎世饶非议,是我的同道啊’!故此,叮嘱我务必请你来见上一面。”
        荀贞心道:“因为觉得我‘不在乎世饶非议’,所以就觉得我是他的同道?”
        ……
        两人话间,来到了荀彧的住处,推门进去。
        室内的布置很简单,床、榻、案几而已。
        这是荀贞第一次来他的屋中,但第一印象却不是“简朴”,而是书简极多,地上、床上、榻上、案几上,几乎到处都整整齐齐地堆放着一卷卷的竹简。
        在竹简中,有一人高冠、华服、丝履,正盘腿坐在地上。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新笔趣阁;https://m.xinbiq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