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一天(下)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章 第一天(下) (1 / 5)
        巳时末,黄巾军开始邻二次攻城。

        荀贞遣人烧掉了他们留在城下的云梯、浮桥,因此,他们这次攻城和上次这样,依旧是举浮桥的在前,扛云梯的在后。

        不同的是,上次攻城,他们分成了八个方阵,这次只有五个。可能是因为时间太紧,来不及做出更多的浮桥和云梯。

        另一个不同的地方是,他们学会了分散队形。

        在过了护城河后,不等帅下令,五个方阵的黄军士卒就主动散开了阵型。这样一来,就大大减轻了守卒箭矢的威胁。郡兵里的蹶张士急射了三轮,也只射中了四五十个敌人,还不如上次两轮急射的战果大。

        荀贞颇是感慨地想道:“最佳的练兵地点不是在操练场上,而是在战场上。”

        在操练场上摸爬滚打地操练一年也许还不如亲自上一次战场。最令人难忘的不是训斥、喝骂,而是血的教训。只是,这种练兵方法未免太过残酷,代价未免太大,也只有像黄巾军这样“兵源充足”、不在乎牺牲的起义军才能承受得起。

        荀贞远观城外,此时聚集在原野上的黄巾军士卒已有三四万人,并且还不断的有人继续从四面八方赶来。

        颍川郡在编的民口共有一百四十余万,加上流民、盗贼和为逃避算赋、口钱而隐匿没有上报的人口,在编的、不在编的加在一块儿顶了一百五十万人。这会儿只聚集在阳翟一个城外的就有三四万人!荀贞忧心忡忡地想道:“最终到底会有多少人参加这次黄巾起义?”

        阳翟虽属郡北,但紧挨郡南诸县,现在聚集城外的这些黄巾士卒大多是郡南人,郡北的太平道信众可能还没有来到。只郡南就有三四万人,如果再加上郡北那些尚未赶来的,最终岂不是得有十万人上下?

        他回首遥望北方,隐隐为乐进、江鹄、夏等龋忧。阳翟城外的黄巾士卒虽然越来对多,但守卒至少还有城墙为保护,乐进、江鹄、夏等人若在接到他的命令后即率领铁官徒、奴驰援阳翟的话,却极有可能会在野外和黄巾军相遇。以少击多,胜算不大啊。

        担忧完乐进等人,他又转目东望,数十里外的颍阴县城现在情况如何?虽以常理计,波才不可能在进攻本郡最大坚城阳翟的同时,还会分散兵力再去进攻别的县城,可这事儿又能得准呢?就算波才没有分兵去进攻颍阴,又会不会有颍阴本地的盗贼、乱民趁机生乱?

        ……

        攻到城下的黄巾军士卒冒着箭矢架起了云梯。

        五个云梯彼此间隔百十步。其中一个云梯正竖在荀贞、文太守等人面前。

        荀贞请文太守退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