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搜山千骑入深幽(二十四) (4 / 5) 
        这人摇了摇头,道:“我亭亭长不但知太丘公之名,亦知贵州李氏、荀氏、钟氏、杜氏、郭氏等诸姓之名呢!”
        荀贞心道:“如此来,这个叫陈午的亭长却是身在野亭,志存高远。”
        要非志存高远,他不可能去了解外州的名士。
        荀贞又心道:“我记得上次我等路宿苏人亭时,此亭的亭长好像是姓邓,……。”
        他遂笑道:“不意吾州士族之名,亦能入贵郡英杰之耳。……,不瞒足下,我等自出邯郸,一路经县过亭,唯在贵亭遇到了查路之人,贵亭治安想必定为全郡第一。把贵亭治理得这般严整有序,贵亭的亭长应是在贵亭任职许久了吧?”
        “非也非也,我亭的亭长原本是邓君,半个月前本亭遭了贼,他为贼所害。县中因知陈君善能理烦治剧,因改调他来本亭上任,——他原本是县西博广亭的亭长。”
        “治剧”就是处理繁重难办的事务。却原来那个姓的亭长为贼所害了!襄国县因知陈午有治剧之才,所以改任他为本亭的亭长。这么来,他却是刚刚上任十几。只上任十几就能组织起亭部的巡逻警戒,荀贞是当过亭长的,深知此为之不易,此人确有治剧之能。
        秋雨落得渐大,对面这人道:“这会儿已是宵禁,又下起了雨,诸君今夜怕是赶不成路了,不如且在本亭的舍中住宿一夜,不知足下尊意如何?”
        “正有此意。”
        这人吩咐余下几人,叫他们回到路下,依旧埋伏野中,守路警备,自带着荀贞等去亭舍。荀贞等带的有雨具,刚才未及取出便逢上了这几个人,宣康此时拿出,分给诸人。荀贞见带路的这人没有雨具,招呼他同来避雨,他笑道:“在下乡野粗人,受些雨不算什么。”
        这人虽然只是个亭卒,可是言谈举止却很大方。荀贞不由想起了昔日在繁阳亭的同事,心道:“此人举止却比杜买、繁家兄弟强得多了。”下马徒步,与这人并肩行,问道:“足下是本亭人么?”
        这人笑道:“我却不是本亭人,是本县黄榆岭人。”
        “怎么来了本亭为亭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