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五角鼓角声悲壮(下) (1 / 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2章 五角鼓角声悲壮(下) (1 / 8)
        昨更了啊,晚上十二点多更的。不知怎么没显示出来。习惯在上传的页面上修改,昨修改的没保存,今有点事,本想趁下午写点的,又费了一两个时修改。今可能更不了了。这几句话和节末的注释都在字数外,不算钱的。

        ——

        朱俊他带了三万人,皇甫嵩带了五万人不过是兵家常用的夸大虚词,出来迎接他的县人们信以为真,都很兴奋,奔走相告。波才的黄巾军才数万人,来的朝廷王师就有八万之众,不管怎么看,这场仗都赢定了,“贼乱”也许很快就能平定了。

        跟着荀贞出来的许仲、江禽、陈褒、高素、刘等人,他们的注意力不在“三万”、“五万”上,因为他们从荀贞处得知朱俊只带了万人来,他们的注意力甚至也没有太久地停留在朱俊身上,他们的目光悉数落在了朱俊带来的越骑营和三河骑士的身上。

        越骑营人数不多,七八百骑,装备却极其精良。

        骑士们戴着飘洒红樱的兜鍪,穿着玄色的两当铠,披着绛色的战袍,手持长达丈余的铁马戟,佩戴黑色刀鞘的直刃环首刀,有的还配有臂张弩,骑的都是高头大马,战马披挂着马铠,马铠由面帘、颈甲、装在前胸的皮革制成的“当胸”三个部分组成。

        马铠这种东西很少见,越骑营骑士们的战马披挂的虽非是整套的马铠,却也是江禽、陈褒、高素、刘邓这些土包子前所未见的,稀罕不已。

        伏波将军马援过:“马者,兵甲之本,国之大用。”

        经过秦末之乱,前汉初年良马奇缺,子找不到四匹同色的马拉车,大臣出行只能乘坐牛车。为林御、反击匈奴的入侵,帝国大力兴办马政,先是在文景之时,颁布“马复令”,鼓励民间养马,并在中央和地方设立专门的马政机构,后又在武帝时得到了乌孙马和大宛马,极大地改良了马种,同时期又从西域传入了苜蓿,养马业遂空前繁荣,一改开国初年的窘状。

        本朝以来,养马规模虽不及前朝,但底子尚在。

        数百骑士所骑之马皆为良马,高七尺,俊美雄壮。前汉昭帝时曾颁禁令,禁高五尺九寸以上的马出关。马高八尺为龙,五尺九寸就是良马了,七尺高的更不必。江禽、陈褒等人所骑的马高七尺者寥寥可数,便是荀贞的坐骑也只有七尺高罢了,而这越骑营的骑士们所骑战马却全部七尺高,又装备精良,虽只七百余骑士,持戟行来,龙马精神,令人观之便不觉目眩神迷,真是:“被光甲兮跨良马,挥长戟兮彀强弩”。

        越骑营装备精良,三河骑士虽不如之,然也不错。

        数千三河骑士多半披甲,持戟带刀,近半数的人带了弓矢,战马上没有马铠,但也都是良驹。这是皇甫嵩的功劳,在早前的群臣会议上,他奏请子出中藏钱、西园厩马以班将士,子从之。这些三河骑士们骑的马除了部分是自带的外,其它都是西园厩马。

        高素看的眼珠子都快跳出来了,啧啧称羡。陈褒叹道:“玄甲曜日,朱旗绛,长戟如林,骏马如龙。今见王师,方知以往之夜郎自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