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搜山千骑入深幽(十) (2 / 15)
戏志才道:“确然,魏氏最盛,乃是邯郸冠族,堪称赵国郡姓。可正因为他们太盛了,所以不可用之。”
邯郸县中,魏氏一枝独秀,是最有名望、也是仕途最顺畅的一家。
族长魏松,故鲁国相。魏松的兄长,故尚书仆射。魏松的父亲,故光禄勋,九卿之一。
魏松的父亲和兄长已不在人世了。魏松因为年老多病,现亦闲居在家。
魏氏现在出誓子弟计有三人:一个是魏松兄长的儿子,多年前被国中察举孝廉,现为二千石太守。一个是魏松的儿子,现为千石县令。一个是魏松的族侄,名叫魏畅的,聪慧机敏,名闻郡中,今年才二十三岁,已是相府功曹。
戏志才道:“魏松之父曾为九卿,魏松本人做过二千石的国相,魏松的儿子现为大县的县令的,他的从子现为郡之太守,连他的族侄都是相府的功曹。以此魏家之势,中尉以为能得其助么?”
荀贞笑了起来,他老老实实地答道:“不能得也。”
荀氏固是下名族,可这里是冀州,不是豫州。荀贞又只是个中尉,不是国相,换而言之,他只是赵国的二把手,不是一把手,秩才比二千石,别比不上魏松的父亲,也比不上魏松,甚至比不上魏松的儿子。荀贞又年轻,虽现在有了些名气,但也只是有了“些”名气而已,以他现在的名气,可以得到魏松的尊敬,但是却万难得到他的竭力帮助。
“所以,既不能得魏氏为用,乐氏又较弱,……。”
到这里,戏志才顿了一顿,插了句闲话:“而且我闻乐氏兄弟不和。乐彪现为相府的主簿,前几他还宴请过君,君若是辟用他的弟弟为中尉主簿则必会引起他的不快。主簿者,长吏之亲近吏也,时刻随侍左右,要是乐彪因此向相君进谗言,君之坏话,得不偿失。”
乐彪的同产弟叫乐峻,他俩不合的事儿,荀贞听过。
起因却是源自段聪。
段聪是段珪的从子,虽他自到赵国任官以来没有干过什么离谱的坏事儿,可毕竟是权宦子侄。乐峻人如其名,是个很“峻拔”的人,洁身自好,很看不起段聪这个阉宦家人。乐彪与乐峻不同,乐彪是个很现实的人,他很想他的仕途能再进一步,所以就刻意与段聪交好。
兄弟两个,一个看不起段聪,一个却与段聪交好,难免就会不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