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潜光为养羽翼成 (2 / 5)
荀贞翻到郡议曹这里,细看霍衡的简历。
看完霍衡的简历,荀贞颇觉惊喜,又微感奇怪。
他惊喜的是霍衡这个人在年轻时曾经出仕邺县县寺,在县决曹里当过吏员。决曹主法,要想在这个曹里为吏必须要知法才校霍衡既然曾在邺县决曹里为吏,明此人知法。荀贞正在为郡决曹掾的人选头疼,突然看到这么一个既痛恨赵氏,又知法的人,自然惊喜。
只是,让他微感奇怪的是,既然霍衡在邺县的县决曹里待过,为何到了郡府之后反被闲置议曹?莫非此中有何缘故?会不会是霍衡在县决曹为吏时判错过案子?又或犯过什么错误?
郡议曹在郡朝里的地位虽高,位在诸曹之右,但没甚实权,主要是一个备咨询、提建议的机构,很大程度上来是郡太守用来“储士养望”的,入此曹者多是知名郡中的儒生,换言之,也就是这个曹里多是些除了学过儒家经典之外,并无什么特别所长的人。
霍衡身为霍谞的族孙,又知法,正常的安排应是把他放到郡决曹里边,至不济,也要安排到郡贼曹之类和“律法”有关的郡曹里去,不应该闲置在郡议曹里。
荀贞放下案卷,因问王淙:“霍衡昔年尝仕邺县,为县决曹吏,缘何入郡朝,却被置於议曹?”
王淙答道:“数月前,明公令诸县举荐贤人,诸县荐者众多,霍衡至时,郡府诸曹已满,无有空缺,故置於议曹。”
“霍衡年岁几何?”
“三十有二。”
“他昔年在邺县为决曹吏时,风评如何?”
“霍氏虽世传儒经,然霍谞曾为廷尉,其后其族中亦颇有知律法者,霍衡是其一。他为邺县决曹吏时,量刑用法,无有不当,风评甚佳。”
“霍氏,郡姓也,霍谞,前朝名臣也。霍衡为霍谞族孙,通律法,方过而立,年富力强,正堪用之际,不可久置议曹。”
王淙心知荀贞这是要提拔霍衡了,心中想道:“早在府君行县前,霍衡就已被荐入郡朝,我记得当时连他一块儿是共有五人同到郡府,我把他们的名字报给过府君,府君那会儿没什么,此时却怎么忽然想起霍衡了?”口中恭敬应道,“是。”问荀贞,“不知明公想将他改调何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