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飞蝇逐路厕之臭 (2 / 6)
入到听事堂所在之正院,抬头一看,荀贞怔了一怔,却见院中的树下站了十余个大吏员。
此时虽上午,日头已毒,这些吏员不知等了多久了,不少人额头上汗珠晶莹。
见荀贞到来,诸吏齐拜,口呼:“明公恤悯下情,下吏等感激涕零,不知该如何报答。”
这些吏员却都是郡府里的清贫吏,昨看到了荀贞的檄文,从王淙处得知荀贞从这个月起将会从自家的俸禄里出钱按月补贴他们,均感激之至,因今一大早就来等候谢恩。
荀贞亲将他们一一扶起,道:“诸君皆魏俊彦,是我郡朝的干才,若非栾卿,我竟不知诸君这么清贫,此我之失职也。以后我如再有什么失职之处,无论内外,还望诸君能为我匡正。”
诸吏听了这话越发感动,都道:“明公厚恩,我等无以为报,必不相负。”
待这些吏员辞别出去,比荀贞早来了会儿聊荀攸、程嘉二人走近过来。
程嘉笑道:“适才我与诸吏聊谈,诸吏皆把明公比作了故魏太守黄香,明公抚贤优士之名想必不日即能传遍郡中了。”
荀攸笑道:“先前,明公平定於毒,令文聘等清缴各县盗贼,百姓赖以安,郡县即有歌曰:‘前有岑君,后有荀君,伐棘遏盗,狗吠不惊’,已把明公比作了岑熙,今郡吏又把明公比作黄香,明公到郡虽还只有数月,然已得了吏、民的敬爱,明年的考课肯定是能过的了!”
黄香、岑熙均是本朝名臣,皆任过魏郡太守。
岑熙是本朝功臣岑彭之后。
“黄香”即二十四孝里的那个“黄香”,他在魏太守的任上,有一年魏遭水灾,闹饥荒,他乃分俸禄班赡贫者。黄香的儿子黄琼也是本朝的名臣,和他的父亲黄香一样先后出任过尚书令、魏郡太守,在桓帝年间多次被拜为三公之职,死后被追赠为车骑将军。黄琼的孙子黄琬亦本朝名臣,曾遭禁锢二十余年,光和末年,也就是在黄巾乱前,因太尉杨赐之举荐而得以被朝中再次起用,短短数年间,从议郎一路升迁到了九卿之一的少府,现为朝中重臣。
昔在颍川,荀贞得百姓歌之:“荀贞之,来何迟”!继在赵郡,又得百姓歌之:“刘元宰,种我田,荀贞之,安我居”。今在魏郡,方到郡数月,乃有得百姓作歌颂扬。
他也算是做一路吏,留一路名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