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事了挂印江湖去(下)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2章 事了挂印江湖去(下) (2 / 4)
        他继续道:“固本乡野鄙人,而今得能从君侯行此大事,实固之幸也!”

        荀贞展目夜空,上望云月,复远望前途,夜色茫茫,不觉有感,乃按剑言道:“公达、君昌,昔年九月,我赴赵国上任,今年九月,我辞魏郡,细思起来,我居赵、魏多年,却愧无功劳。不朽有三,德、功、言是也,今诛邺赵,虽不敢妄称‘功”,然读圣贤书,所学者何?无非仁、义二字!今诸君与我共灭邺赵,也算称得上有仁与义了!而今而后,可以庶几无愧了!”

        诸人皆肃然应道:“是。”

        “我有一诗,愿奉与诸君。”

        诸人应道:“敢请闻君侯诗作。”

        荀贞策马徐行,徐徐吟道:“人间无正道,宝剑久失鸣。诸竖厥词放,清直受侵凌。匹夫虽位卑,春秋有人评!”

        这几句诗倒非是后世之作,而是荀贞在动手诛灭邺赵之前一时有感,吟诵得来的,本来最后还有两句:“满腹悲然气,独一怆然斜,但荀贞在刚才吟诵时觉得这最后两句不太适合眼下的气氛,所以就将之删减去掉了。

        当有这最后两句时,整个诗的格调较为悲愤,而没了这最后两句,却颇显慷慨之气。

        当今之世,虽然重五言诗而轻七言诗,但较之后世,五言诗其实也是刚刚起步,专业摆弄文辞的“诗人”尚少,见世的诗作大多浅显质朴,在文字、修辞上没有太多的讲究,荀贞的这几句如果是放在后世,当然是不值一提,但在眼下却因应景之故,却颇是得到了程嘉、荀攸等饶共鸣。

        荀贞这首诗措辞简单,便是於毒也听懂了,——荀贞这次逃亡,把於毒也带上了,本来是可以不带的,但於毒没地方去,他又是被荀贞招降的“降贼”,荀贞一走,赵忠找不到荀贞,不定会把他当做荀贞的“党羽”给咔嚓了,以泄怒气,荀贞是个厚道人,所以走前特地问了问他,问他愿不愿意跟着自己走,於毒自知身份,没什么可选择的,自然只能跟从荀贞。

        荀攸低声吟道:“匹夫虽位卑,春秋有人评!”

        前头开路的江禽、刘备因见荀贞等落於后边,遂拨马过来。

        江禽道:“君侯,咱们这就直去长沙郡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