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且以盗贼付太守 (3 / 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章 且以盗贼付太守 (3 / 9)
        张飞素来礼重士大夫,这一夜赶路,关羽与荀攸交谈不多,但张飞与荀攸却言谈甚多。

        从“时门外行过,又前行了一段距离,便在溪流的西岸,长沙郡府出现在了眼前。

        这一带是县中的繁华区域,古迹颇多,士人聚住。

        县中的衣冠士族不少聚住在溪流两岸、郡府周边的“里”中,郡府对面、溪流对岸是吴芮一系长沙王留下的长沙王宫,又称吴王殿,郡府的西边是贾谊故居。

        贾谊於前汉文帝年间,在吴芮的四世孙吴着为长沙王时做过长沙王傅,因而在临湘存有故居。

        贾谊是前汉的大儒、名臣,向朝廷提出过削藩、国家垄断铸钱等建言,他在文帝时虽因与当时的功臣、权贵有矛盾而未得重用,但在他死后,於武帝时却得以被朝廷重视,所以他的故居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荀攸昔年在颍阴时就听过长沙的贾谊故居前有一块《贾谊纪功碑》,乃是前汉为纪贾谊之功而敕刻的。荀贞在离开魏郡时,曾对荀攸、程嘉等人“不朽有三”,如贾谊者,真是当之无愧的功勋不朽了。

        荀攸很想去看看这块碑,去贾谊的故居凭吊一下贾谊,不过现下却非适当之时,他压下念头,把坐骑的缰绳交给张飞,整了整衣冠,拍打了下衣上的尘土,又到溪水边洗了洗脸,然后按剑挺胸,规行矩步,来到了郡府门前。

        未等他开口出声,只见一人从门边的塾内走出,快步迎了过来,观其打扮,是个斗食的吏,想来应是守郡府门的亭长了。

        这个迎出来的人大约是因见荀攸、关羽、张飞皆气宇轩昂,不似常人,故此很客气。可惜他虽然客气,荀攸却听不太懂他的是什么,盖因其讲的是方言之故。

        好在一听荀攸出洛阳正音,这个门亭长不管怎么也是个朝廷的吏员,却也懂些洛阳正音,忙也换了方言,用带着浓厚的长沙土味儿的洛阳正音和荀攸话。

        荀攸问道:“乌程侯可在府中?”

        这个门亭长没有回答荀攸,而是反过来问道:“敢问足下高名,不知求见鄙郡府君何事?”

        “我是乌程侯的故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