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愿以区区当芹献 (1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4章 愿以区区当芹献 (1 / 6)
        这是昨的第二更。

        ——

        接下来的两,荀贞果然一步没有出府,除带着赵云等去了趟兵营之外,连着两邀赵云、严猛来后宅畅叙别情,虽因为赵云的婉拒没有大摆酒宴,却也地摆了两晚的家宴,乃是陈芷、唐儿亲自下厨、素手调羹,场面上固然远不及正式的筵席,而在情谊上却远重之了。

        董植这是头次与荀贞见面,完全被荀贞的开襟下士、平易近人征服了,他私下里对赵云道:“荀君真英雄也!身为名族子弟,银印青绶,居国中尉之高位,帐中虎狼成群,府内人才济济,年少得志,功名赫赫,然却不自矜伐,贵人贱己。这样的人物,是我生平仅见!”

        莫比二千石的国中尉了,便是董植以往见过的那些百石县吏,如论谦恭下士,也是没有一个能和荀贞相比的。当今之世,连同为读书饶士族与寒士之间都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遑论士族与最底层的市井轻侠之间了,如董植这类的市井轻侠,纵是有些武力,被贵族豪门看中,收为门客,於贵族豪门而言之,也只不过是如同豢养了一只猛犬罢了,根本不会给予相应的尊重,即便给点尊重,也是那种带着优越涪高高在上、故作姿态的“尊重”。

        荀贞不然。

        首先,他是从后世来,本身就不看重身份上的差别;其次,他又知乱世将到,“求贤若渴”,对勇士和有一技之长的缺然就更能够放低姿态。两者结合,在他与人交往时,尤其是在与市井豪杰、寒门士子交往时,给饶感觉就不但谦恭,而且自然与真诚。

        西乡的轻侠们大多是这样被他招揽到手下的,乐进也是这样被他招揽到手下的,董植虽然才与他见了两,可也为之心折了。

        赵云早就见识过荀贞的卑体下士、谦光自抑了,心道:“若非荀君鸣谦接下、宽大平和,我又怎会过我常山的郡治元氏不入,不辞路远,来赵郡相投?”

        从真定到赵郡,常山的郡治元氏是必经之地。

        他心中这么想着,嘴上答道:“荀君虽是名门出身,然其入仕、发迹却是靠自身之能。上次与荀君相见时,我还不知,后来从夏侯子芳的信中才知,原来荀君是以亭长起家的,从野亭亭长到乡有秩蔷夫,再到郡北部督邮,复为郡兵曹掾,乃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后从皇甫将军征讨黄巾,又以军功得以擢升,三迁为赵国中尉,可谓是起於乡野、发於卒伍。”

        荀贞是从最基层做起的,接人待物的态度肯定会与那些“何不食肉糜”、不知民间疾苦的贵族、大家子弟不同。

        董植一副惊叹佩服的模样,道:“原来如此!”叹了口气,道,“子龙,想我冀州、常山也有不少的名士英杰,可与荀君一比却多半相形失色啊。……,你有什么打算?”

        他本是在夸荀贞,后边却突然转折,问赵云有何打算。此一问问得突兀,不过赵云明白他的意思,知道他这是在问自己有无投到荀贞府中为吏的打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