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刘备月下图远志 关羽林中慨为驱 (3 / 6) 
        “那君是为何忽起此雅兴?”
        “云长啊!”
        “刘君?”
        “你知否我今年多大了?”
        “君是延熹四年生人,今年二十九岁了。”
        “子曰:‘三十而立’。岁月如白驹过隙,疏忽而已。明年我就三十了,可你看看我现在,无所立也!”
        关羽默然。
        刘备是个有志向的人,关羽对此深知。
        刘备若无志向,中平元年时,他也不会去投卢植,——他在涿县过得好好的,兄弟朋友一大伙儿,酒肉不愁,威风凛凛,连外地来涿县做买卖的马商等商贾为了求个平安都得给他送保护费,要非因心存野望,他怎会冒着战死疆场的危险,不辞路远,赶到与黄巾主力交战的前线投奔卢植?
        那一年,他才二十出头,便已有川色、志向,今年,他已二十九,而明年就要三十了,这几年他在荀贞帐下虽然日子过得不错,但藏在他心中的那份野望却也是越来越烈了。
        尤其是在眼看着荀贞一步步的发家轨迹:先是由一个军中司马而以战功至比二千石的赵国中尉,再又因军功而又一跃成为二千石的魏郡太守,再又因为诛杀邺赵之举,虽不得不亡命江湖,却因祸得福,一下子居然就成为了海内名士,其名竟为下所知,先帝崩后、何进掌权,借以往之功勋和当时为下所知之美名,荀贞顺利复起,又起家便被朝中拜为比二千石的左中郎将,这左中郎将虽只比二千石,但位在朝中,实比郡国守相更为尊贵,荀贞尽管只在左中郎将的位置上待了没多久,可有了这层资历,他的身份就和寻常的郡国守相不同了,随即,他又再被外放,迁任广陵,二次出任二千石的太守之职,这就已经是“历任二千石”了。
        就更别,荀贞还被朝廷拜为了颍阴县侯。
        自秦汉至今,“取封侯”一直都是英雄志士的最大心愿之一,可通常来,无军功不得封侯,便是一个“亭侯”也难得,况乎荀贞被封的还是最高等的“县侯”?更且封邑还是他的“家乡”,项羽曾“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斜,被封在家乡为侯,这更是一种极大的荣耀。
        试问,刘备怎不眼热?怎不心急火燎?他也急切地想如荀贞般,名闻下、位至尊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