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岁岁年年人不同 (2 / 4) 
        但他这个“不高”的要求却让王芬气歪了鼻子。
        一亩之地每年产粮二三大石,二百万石是近百万亩地一年的产量,固然,冀州是个富庶的大州,开发得早,耕地比较多,王芬就任后,虽然因为忙於兵事,尚未来得及查看耕地土册,然料来几千万亩地总还是有的,如是太平年间,紧一紧也就把这二百万石粮拿出来了,可现在是什么时候?去年黄巾之乱,全州几乎颗粒无收,今年麦子刚种下,张牛角、张飞燕又起兵作乱,州府连州兵、州吏都快养不起了,哪儿有粮食给他?
        可不给也不成。
        什么桨为了避免这些贼众哗变再叛”,又什么桨有了这二百万大石谷,我就有把握保证半年内没有贼乱了”?张飞燕话里威胁的意思丝毫不加遮掩。
        如果望气能望来粮食,王芬都得上楼望气,只可惜望气望不来粮,没办法,为了求个太平,他只能屈尊和张飞燕这个“山贼”讨价还价,信使来往四五回,张飞燕给出了买得半年太平的最低价:“一百五十万石”。
        ——张飞燕的部曲实无二十万之多,现只有十余万众,而且他也不可能按每人每月二石六斗的份额供给全军,对那些老弱妇孺,能每给他们开次粥,让他们有的吃、饿不死,就算他有良心了,换而言之,也就是,他每月只需要十来万石粮就足够养活这十余万众了,之所以狮子大开口,一下要“一百五十万石”,他却是为了继续招兵买马、扩充实力。
        “一百五十万石”,王芬也没樱
        州府里拿不出这么多粮,他只能向州中的诸郡要。
        冀州共有十个郡国,魏、常山、中山、博陵四郡现在贼兵手里,是不能指望了,巨鹿比州府还穷,也没得指望,他所能指望者唯有河间、安平、渤海、甘陵、赵五个郡国。
        一百五十万石粮,刚好一个郡国三十万石,渤海是个大郡,并且因为临海,离内陆远,在上次的黄巾之乱和这次的黑山贼乱中受害都是最轻,可以多拿点,赵郡辖地最少,并且地狭山多,荀贞在此次平乱中又立下了大功,可以少拿点。
        饶是如此,赵郡也被分到了十五万石的份额。
        州府要粮的檄文下到赵郡相府,刘衡叫苦连。
        他对功曹魏畅、主簿乐彪大发牢骚:“去年遭兵灾,几无收成,幸赖皇甫将军奏请朝廷减免了冀州的赋税,又幸赖吾郡有中尉荀君,郡内方才得以休养生息,好不容易收了一季麦谷,本想着今年能过个安生年了,却没想到朝廷减免了赋税,张飞燕却又收起了粮谷!”
        魏畅是赵郡本地人,对赵郡的感情比刘衡深,对王芬传檄要粮之令尤是充满抵触,他愤慨地道:“今春二月,朝廷下诏,税下田,亩十钱;而今郡里夏收方过,方伯又传檄要粮十五万石,这样下去,民不堪负重,早晚会再起乱事的!”
        今春二月朝廷下诏税下田、亩十钱是因为宫城的南宫遭了火灾,洛阳的宫城由南、北两宫组成,南宫是皇帝及群僚朝贺议政的地方,今春二月,南宫火灾,大火烧了半个月,把南宫烧成了白地,中常侍张让和赵忠遂建议今上敛下田亩税十钱,以重修宫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