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诸荀居家交豪俊 长文将至更添才 (4 / 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2章 诸荀居家交豪俊 长文将至更添才 (4 / 9)
        陈群初是犹豫。

        陈纪现也是一郡太守,乃是平原相,他是陈群的父亲,陈群要想出仕,或者要想参与政事、接受锻炼,去陈纪那里显然比来荀贞这里强得多。

        而陈群之所以没有跟着陈纪去平原国,是因为作为一个外郡人,他就算去了,即使陈纪是他的父亲,他也不好出任郡职,还不如留在颍川,找个机会出仕郡中,至不济出仕县中,一边能够参政、锻炼,一边还能养名,为日后得一个“颍川孝廉”打下基础、做好准备。

        但陈群毕竟是一个留名后世的大才,在荀贞略略给他讲述、分析了一下洛阳以及当今下的形势后,他马上就明白了,留在颍川不是一个好决定。

        留在颍川不是一个好决定,那么是去平原助他父亲,还是来广陵助荀贞?

        这两者不难选择。

        陈纪和他虽亲,是亲父子,陈纪的名望也高,但论军功、论军略、论义从实力,却皆不能和荀贞比,那么要想趁时势、干大事,荀贞显然就是最佳的辅助对象之选择了。

        因而,他当时就做出了决定,答应荀贞,等安顿好家中后,便来广陵投荀贞。

        算一算时日,他也的确是该来了。

        荀贞和荀彧、荀谌、荀衢等人也密谈过。

        有些不能对陈芷的话,他可以对荀彧、荀谌、荀衢、陈群等人。荀彧、荀谌、荀衢也都是大才,对时局早有了解,只是因为没有在洛阳,没有在袁绍、曹操这个核心的圈子里,所以有些东西尽管已经看出了兆头,但却还没有意识到“这些东西”可能很快就会出现,但经过荀贞的详细表述,他们也很快就得出了和陈群一样的对时局之发展的观点、结论。

        只是荀绲去世尚不及三年,荀彧、荀谌兄弟作为荀绲的儿子们,守孝尚未够时,所以不能跟荀贞来广陵。而荀衢,他因为早年耽於醇酒,原本身体不太好,后虽因见家族复振再望而精神陡然顿增,这么多年过去,却毕竟一来年岁也渐老,二来身体的底子到底是已经坏掉了,因而却是有心无力,精力不济,也不能再跟着荀贞远来广陵了。

        他们不来也好,荀贞已和他们议定:广陵这边,自有荀贞操手;而颍川这边、以至颍川周边的汝南、南阳、陈留等郡,则由荀衢、荀彧、荀谌等人操办,所谓“操办”,不是聚兵,而是由他们出面来积极地联络这些地方的士人,同时交往地方豪侠,以备将来所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