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太守长史两不负 (4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章 太守长史两不负 (4 / 6)
        “噢!原来如此。……子召见他后,都了些什么?”

        “盖勋久在凉州,北地羌胡与边章、韩遂之乱是他亲眼所见、亲身所历,子因问他:‘下何苦而反乱如此’?盖勋答道:‘幸臣子弟扰之’。”

        所谓“幸臣”,也就是子左右的宦官、常侍们了。

        盖勋家世显赫,家世二千石,其家乃是凉州冠族,其为人又刚义正直,所以他敢当着子的面直斥赵忠、张让、蹇硕等宦官。

        大臣们在子面前痛斥宦官的不少,子有时候听听,有时候不听,不知道对盖勋的话,子会如何反应?荀贞问道:“子何以答之?”

        “时上军校尉蹇硕在座,子顾问蹇硕,蹇硕恐惧,不知所对。”

        原来蹇硕也在座!若论在宦官们中的资历、地位,蹇硕或不及赵忠、张让,但是若论子的信任,蹇硕却半点也不逊於赵忠、张让,特别是西园八校尉设置之后,蹇硕因壮健有武略而被拜为了上军校尉,手里掌握了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连大将军何进都得听从他的命令,在京都的权势、威风更是不但不比张让、赵忠,甚至反而比张让、赵忠还要强上一点了。

        盖勋的胆子真是不。

        荀贞叹道:“文台,故汉阳太守傅南容,你我之友也,死於忠义,盖讨虏,南容之故长史也,於子、上军校尉座前,义斥宦者之非,是因为凉州的义士多,还是因为他两人物以类聚呢?”

        当年从讨黄巾时,傅燮在皇甫嵩的帐下,是皇甫嵩的爱将之一,孙坚与他也是认识的。

        孙坚默然片刻,答道:“有贤太守,必有贤长史。”

        起傅燮,荀贞就觉心痛,他闭上眼,把这袭来的感伤心痛往下压了压,待平复了心绪后,又问桓阶:“蹇硕不知所对,子又什么了没有?”

        “子又问:‘吾已陈师於平乐观,多出西园财物与兵士,何如?’盖勋答道:‘臣闻先王耀德不观兵,今寇在远外而却耀兵京都,何益於国家?不足以昭显果毅,只是黩武罢了。”

        荀贞、孙坚以为然。

        孙坚叹道:“盖讨虏所言极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