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贾诩忧山东再起 董卓欲求和阵前 (4 / 6)
“文和,你有何高见?”
“太谷一失,由太谷至洛阳再无阻碍,百余里地,两日可至。诚如相国上午所言,荀贞、孙坚颇锐,两人皆知兵者也,自出颍川以来,数战连胜,如今又得了太谷,士气正高,洛阳南北,现时又有袁绍、袁术虎视,以我之见,当下之时,能不战,最好就不要战。”
太谷一丢,荀贞、孙坚两人部下的数万人是事,冀州、鲁阳,乃至陈留等地的山东诸将却是大事,万一他们见着便宜,再次兴兵,挟整个山东州郡之力,大举而来,以董卓现下的这些人马和已被董卓烧了个精光、百姓也被迁徙了干净的洛阳孤城相拒,却是万万难成。
董卓皱着眉头道:“他两人咄咄逼人,欲取我性命,便是我不欲战,奈他二人何!”
“下熙攘,所为者,无非两个字。”
“哪两个字。”
“一个是利,一个是名。”
董卓若有所悟,道:“文和的意思是?”
“武既暂不能敌,相国何不以柔笼络之?”
“如何笼络?”
“荀贞先前曾请相国送故司空荀公爽的灵柩去颍川,相国当时拒绝了,现下不妨答应,并许给荀贞一个显职;孙坚之妻不是出自名族,相国如有意,可以女许之,并许给他一个显职。如此,既有了恩义给他俩,又有了实职给他俩,或能暂与他俩和兵。”
董卓道:“便依卿言。”即令人书写圣旨,点了李傕,命去见荀贞、孙坚议和。
李傕拿了圣旨,点兵三千,出洛阳,往太谷关来。
一日后,到了关下,李傕列阵於外,自策马上前扣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