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先留锋锐鞘中掩 稍容待得变后出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2章 先留锋锐鞘中掩 稍容待得变后出 (2 / 3)
        郭嘉拍手笑道:“除了他两人外,这董兵营中还有一个与君侯‘书信频繁’的‘君侯故交’。如此三人,同处一营,他们的兵马虽尚有万余,确是败象已露,不足虑也了啊!”

        “君侯故交”的自是徐荣,徐荣现在可能没有投荀贞之念,但那只是他“没有这个念头”,不代表胡轸、吕布不会怀疑他。当打胜仗的时候,这个“怀疑”的念头可能还不会出来,越是打败仗的时候,人越是会多疑,而一旦多疑,胡轸、吕布没准儿就会怀疑徐荣了。

        胡轸、吕布本就已然不和,再又加上他俩、或者他两人中的一个极有可能会怀疑徐荣的忠诚,这么三个人同居一营,的确是够呛。

        对戏志才的分析,荀贞深以为然,他沉吟片刻,道:“志才所言甚是。既然如此,咱们就把攻势放一放,先坐观待变,如董营果然生变,你我再进击不迟!”

        为何在这个时候不乘胜追击,反而“把攻势放一放”?

        在座的诸人都是聪明人,不用荀贞解释,他们也都尽然明晓荀贞之意。

        就像程嘉刚才的,胡轸等人虽然不和,可若是荀贞、孙坚迫之太急,为了自保,他们就可能会暂先把不和收起,一致对外,故而,荀贞“把攻势放一放”,这样一来,外部的压力不那么大,内部的“不和”大约就会暴露出来了。

        次日一早,荀贞去找孙坚,把自己的想法告与孙坚,孙坚非常赞同。

        於是,两人各勒部属,连着两没有出营挑战。

        董兵营里,胡轸、吕布、徐荣连着两不见荀贞、孙坚出战,又闻风声:前日一战,荀、孙部曲伤亡甚重,荀、孙已遣人归颍川,调留守在颍川的部队立即来援。

        不管荀、孙调颍川部曲来援的风声是真是假,按常理计,大胜过一场后,荀、孙应是再接再厉的,而他两人现下却按兵不出,如此看来,至少“荀、孙部曲伤亡甚重”之应是不假。

        就如荀贞等饶预料,外部的压力一,胡轸、吕布、徐荣三人内部的矛盾的就暴露出来了。

        从荀、孙按兵不动第一算起,仅只过了三,到得第三傍晚,便有一消息被斥候探出。

        却是:吕布骄恣,胡轸为维护权威,数次当着将士的面辱骂他,并再次放言要斩一青绶,当徐荣出来劝架的时候,胡轸又当众指责徐荣与荀贞暗通,所以才在自己受击时不肯来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