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文若誓愿扶汉室 贞之笑辱董仲颖 (3 / 7) 
        荀贞问荀攸:“公达,卿以为呢?”
        “志才所言甚是。君侯,我等出广陵而远来颍川,是为匡扶汉室,不管袁车骑、袁将军、酸枣诸公是怎么想的,在我以为,我等绝不能半途而废。”
        戏志才、荀攸的话不太一样,可意思其实都是一样。
        他俩话里话外,透出的意思俱是:这回讨董是千载难逢的一个好机会,越是袁绍、袁术、酸枣义军不敢出战,对荀贞来越是最好,只要坚持等到董军思归之时,就是荀贞、孙坚立下不世之功之日,而一旦此功立成,那就不但是朝廷里必然会有荀贞的一席之地,便是以此功劳与朝中的那些老臣、与袁绍等这些强横的实力派抗衡亦非不能了。
        “文若,卿以为呢?”
        “底下的仗虽会难打了,然每思及子颠沛,为董贼所挟,我就不能自安,常怀戚愤,灭此贼獠,扶助汉室,光复汉家威,为百姓解倒悬,此我之愿也。”
        荀贞拍案而起,慨然道:“此亦我之愿也!”
        二袁兵败,诸人都看出磷下的讨董之战将会因之而变得更加难打,可是同时,却又没有一个人退缩,又都认为便是仗难打,也要接着打下去。三言两语,诸人就议定了此事。
        等孙坚来到帐中,——孙坚本就是个坚定的主战派,更是对此没用异议,於是,荀贞便和他又细细地商议了一番底下的军事安排和部署。
        董卓连胜了二袁,接下来可能会暂时息兵,但只从他击败二袁用的皆是“声东击西”之计就可看出他用兵狡诈,因此也不能排除他会再来奔袭颍川,所以荀贞、孙坚决定,从当前到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颍川整体以防御为主,兼顾练兵,同时继续探察董军的士气、战备。
        就在荀贞、孙坚做出了这个决定后不久,又有董卓的使者从洛阳来了。
        这回来的不是朝臣,而是董卓的亲信文士。
        他一见到荀贞就大拜行礼,口中道:“恭喜君侯、贺喜君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