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拣选英俊充州任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4章 拣选英俊充州任 (2 / 5)
        荀彧等人俱道:“正该如此!”

        荀贞道:“徐宝坚秉性直亮,吕定公清身奉公,史诺精谙律法,李续笃实谨厚,此四人可以用之,而州有五郡,卿等以为还有谁适合负此重任?”

        徐宝坚,名徐宣,广陵海西人,与参军司马陈矫齐名郡中,为荀贞招用,现为他门下吏。吕定公,名吕岱,广陵海陵人,荀贞到广陵上任时,他就已是郡吏,被荀贞用为兵曹史。

        史诺、李续两人不必多讲,都是荀贞昔年在西乡时的旧人,两人都学过律法,适合行巡察之事,这么些年跟在荀贞身边,历练也已足够,此次攻徐,他两人和宣康、岑竦等各监广陵一县,虽无战功,亦有安内之劳,而今战胜得徐,也是该到论功行赏、给以重任的时候了。

        荀彧道:“陈/元龙兄弟皆有名州郡,以彧浅见,似可从中择之,选用一人。”

        闻得荀彧此言,荀贞立刻明白了他的用意。

        徐宣、吕岱是荀贞为广陵太守时的属吏,史诺、李续则是荀贞早年在西乡时的旧人,这四个人选很合适,既不忘旧人,又擢用故吏,既有荀贞的乡人,又有徐州本地的士人,在政治上平衡得很好,但是,却少了一点:没有新近立功之人。未免会显得荀贞有些“任人唯亲”。

        所以,荀彧建议从陈登的兄弟中选一人来任此职。

        荀贞当即同意,道:“吾闻元龙有同产弟名应,现居淮浦家中,未曾出仕。我这就传文与之,召辟入府。”

        五个人选定下,荀贞又道:“下邳、东海诸郡新得,军政事多,无法时刻留意此巡察事。我意再择一人,为我总揽之。……卿等以为文直如何?”

        文直是文聘的从父,早年曾在颍阴为县吏,因与荀贞结识,后归南阳,荀贞起兵后,他领了壮士六百余人来投,荀贞先以他为别部司马,后转文职,其人博览经籍,温文谦雅,年长之故,深通世情,做过县吏,且熟政事,用他来做总揽,确是再合适不过。

        戏志才、荀彧、荀攸诸人皆无异议。

        荀彧道:“君侯自入府至今,连日多忙於兵事。州府吏员半空,许多职事无人署理,短日尚可,久则政滞,不如干脆趁此机会,先把州府吏职的缺额补上?”

        荀贞虽有革除陶谦旧弊,行施新政,以恢复徐州元气的宏远打算,但军事是政治的基础,在把受降、布防、改编或裁撤降卒以及检查收纳州府军资等诸事办完之前,他一时却还真是顾不上处理政务,好在有荀彧等人在,这才没用耽搁住州中的日常行政。

        不过话回来,尽管荀贞这几都没有怎么处理政事,可对州府吏职中缺额的填补人选,他却不是没有想过,已经有了一个粗略的人选名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