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下山 出逃 (2 / 11)
“我大宋王朝顶尖的影子啊,竟是被下三滥的招数毒倒了,可笑不可笑。”赵晤看向刘宣。
刘宣低下了头,一掌甩出,只见跪在大殿中的怒林与静山二将同时咳出一口鲜血。
赵晤看向跪着的双王,鬼王与人王,“继续讲。”
鬼王开口道:“赵牧到我面前的时候确实已经穷途末路,一身气力损耗大半,已经做了搏命之举,我试图用不杀之的底牌安抚住他搏命的情绪,甚有成效,正当我要出手之时,武当山道七和空慧寺普通和尚出现,说服我放过赵牧,我自是没有理会,可随之天机阁阁主洛洪宾与少阁主楚良出现,拦住了我,我丢出一道道符,便逃了回来,洛洪宾虽未出手,但有了杀意。”
双王四将讲完后同时低下了头,不再言语。
赵晤坐回到龙椅上,看着跪在大殿上的六人,缓缓开口:“此间之事,除了你等与参与的江湖中人,不需要让外人知道了。”
“可有赵牧的去处?”
“回陛下,是往南方而去。”
赵晤愣了一会儿,“或许,我真的错过了最好的时机,一时心软。”
“罢了,天机阁与武当山的旧情,看样子应该是在那个叫道七的孩子身上,萧至合,张维宇,一位是儒家的浩然,一位是二谷中的一谷,看样子这些年我的弟弟也没有闲着,所谓的‘双王卧岗’,制约的只是人间的口舌,大小天师,道教的正一,佛教的因果,没想到这一次却是三教中人先进了这场乱局,以他们的脾性,对我们大宋王朝的人情约莫也是淡了几分,武当山不用管,等道七发现一些事情的时候,情况自然会有所转变,重点还是在那最开始助赵牧的使飞刀的少年和那个大梁谍子身上,或许萍水相逢,或许预谋已久,我不便追究,但此二人,可以不必出现了,那诸多江湖人牵扯的江湖势力,动之则大动干戈,还需一些时日,人之所以能存活于世的证明,是因为人有影子,继续追杀赵牧,死活不论。”
赵晤说完这些,许是倦了,靠在龙椅上,一只手拄着额头,另一只手摆了摆手,跪在大殿中的双王四将就如同六道影子一样,消失于大殿之上。
赵晤缓缓说道:“我错了吗?”
司礼监掌监刘宣操着那口有些娘气的声音说道:“陛下无错,仁心所致,错的是人的野心。”
赵晤叹了口气,“我知道朝廷不是眼前所见的这般,甚至先帝走的时候留下的后手,不是保我,而是保赵氏天下,这个天下,只要姓赵,其他的,儿孙自有儿孙福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