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下山 第二十章 风声雨声读书声 (1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士下山 第二十章 风声雨声读书声 (1 / 7)
        第二十章风声雨声读书声

        沧浪江上游沿岸,有一座山,名为香山,其后便是沧浪江的发源地,发源地往西一百余里,就是名动天下的儒家两大书院之一的沧浪草庐,位于香山西侧。

        香山之上,有一门刀,名为涉水沿,只因为香山地靠沧浪江,涉水沿依山傍水,寨子自然建的也就比较多,山上山下,甚至那沧浪江上,依然有几间宅院。

        沧浪江上游水流不似下游那般湍急,所以这上游的景色自然比下游少了几分戾气,也不知道是不是这种缘故,涉水沿的人除了那位名动天下的“枫叶红”外多是温文尔雅的谦谦公子,看上去像是沧浪草庐出来的读书人,不像是山野间的江湖武夫。

        涉水沿最让人称奇的是他们的武器,皆是统一的制式刀,所以在沧浪江一带又有“见刀如见香山”的说法,说的就是香山的制式刀“枫叶刀”,虽然名字很秀气,可这刀却是实打实的重刀,宽约七寸,刀长三尺四,刃厚而锋,而让人知道这柄刀名为“枫叶”的原因则是刀颚处所纹的一枚枫叶图案,这也是涉水沿独一份的制式刀,而这一传统则要追溯到涉水沿的建立之初,约两百多年前,涉水沿的老祖宗林清崖在香山青云崖沉刀沧浪江中,然后规定香山采用统一的制式刀,正巧当时是立冬时节,香山之上还剩下一些残破的枫叶,约莫是林清崖睹物思刀,想起了自己沉入江中的宝刀“报春”,便将这统一的制式刀命名为“枫叶”,因为报春花本开于二月,又有诗云:“霜叶红于二月花”,所以这香山名字秀气的制式刀“枫叶”也就因此传承了下来,后来涉水沿每每举行沉刀大会,都要去寻觅一柄无主的宝刀,沉于沧浪江中,至于所求为何,则无人得知。

        此时的涉水沿中,正有一中年男子陪同一主一仆在香山散步,那主人是一个玲珑的女子,脸上多是些稚嫩的笑容,那名为仆人实则是女子三叔叔的中年男子,则腰杆笔直的跟在那个女子的身后。

        这三人正是涉水沿的门主林叔鸿陪同着客留门的千金李浮笙以及客留门的三当家童贯。

        此时李浮笙脸上带着笑意,撒娇的对涉水沿的门主林叔鸿说道:“林叔叔,能不能把那些沉入江中的宝刀拿出来给我看一看,我可是仰慕很久了。”

        林叔鸿脸上浮现出笑容,似是想起了自己那个也略显稚嫩的儿子,林叔鸿宠溺的看向七窍玲珑的李浮笙:“侄女,那些宝刀可不是随便就能拿出来的,不过要是有人有那个福缘让江中的宝刀自行认主,就可以看到难得一见的宝刀出水的景象,数年前狮子林有一位不出世的老祖游历至此,就引得沧浪江中一柄宝刀自行择主,宝刀浮出水面,带着各种玄妙的景象,那老祖带着宝刀,飘然而去。”

        李浮笙眼神中涌现出向往的神情:“要是我也能让宝刀认主就好了。”

        林叔鸿摸了摸李浮笙的头,笑着说道:“等沉刀大会的时候,说不定侄女你就能引得那宝刀出水,如今算算,还有两日就是立冬时节,我家那个淘气孩子也不知道能不能赶回来。”

        李浮笙点了点头,“一定能赶回来的,到时候我还要跟他比试比试,看一看这一代的涉水沿和客留门孰强孰弱!”

        在李浮笙身后的客留门三当家童贯沉声训斥道:“浮笙!”

        林叔鸿摆了摆手,“无妨,孩子们的童言无忌,就由他们去吧。”

        李浮笙扭过头,翻着白眼,对身后的三叔叔吐了吐舌头,甚是可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