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下山 第十七章 笼中雀 (1 / 7)
第十七章笼中雀
长安城中,此时天气偏冷,夜堡陆陆续续的撤回了屋子中,倒是快到了赏梅花的时节,那时候商家们又会顶着寒冷把夜堡再次开到屋子外面。
此时一家小酒楼中,有着两位客人,虽然身着便服,但是那股子由内而外的气质,让其他的客人一眼就看出来这两人是那当官的读书种子,其中一位开口道:“张尚书从礼部迁任户部,实则是一笔买卖,三皇子的谋划,实指的是来年的长安城修建的功劳,到时候火烧到你们工部,你们也无法独善其身了。”
坐在对面的正是现任工部侍郎王难,王难喝了口酒,开口说道:“佘兰,这事远不止看上去那么简单,据我所知张文远去户部走的是吏部孙澈那里,郭忠节对此则是一概不知,陈宴有所了解,但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孙澈可是大皇子的人,怎会帮三皇子办事,这第一把火怕是会先在吏部烧起来。”
因为礼部尚书张文远迁任户部尚书,原礼部侍郎盛岸、佘兰两人之中就会有一人升任新礼部尚书,升任的是盛岸,是因为盛岸是大皇子的人,而佘兰则无依无靠,所以还是礼部侍郎,甚至还要看那张文远的小辈新任礼部侍郎张铭轩的脸色,佘兰心中自然憋着一口气。
佘兰摇了摇头:“大皇子和三皇子明争暗斗这么多年,早已经习惯了,我等独善其身,却是越发被排挤,要不是靠着皇老爷的面子,只怕我们这些人会更惨,只有张正庸一个人,还是不行啊。”
王难点了点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首辅还是那个首辅,朝廷还是那个朝廷。”
佘兰叹了口气,吃了口饭菜,然后说道:“这次迁任,赵麟所求无非是来年东城的修缮,但拱手相让礼部侍郎给大皇子,却是亏的多了,看样子还有我们不知道的幕后交易,只怕你们工部也已经有站队的人了。”
王难点了点头:“这段日子我看冯知命冯尚书,与大学士沈钧走的很近,沈钧可是三皇子身边的红人,只怕冯尚书也偏向三皇子,明年东城修缮一事,有户部和工部两部协助三皇子,看样子事情是板上钉钉了。”
佘兰却是有些诧异:“冯知命以前可是一块硬骨头,怎么会被拉拢过去,我看可能就是权宜之计,以冯知命的那个性格,不像是会这么早就站边的人。”
王难喝了口酒:“人心难测啊,我们这些从各地选拔上来的官员,在这深不见底的长安城,越来越不容易了,不如早些找棵大树,也能趁着还有点时间,乘乘凉。”
佘兰不置可否,这次迁任事件,佘兰看似没有升调,但实际上却是损失惨重,新任礼部侍郎张铭轩,明眼人一看就是三皇子放在那里等着盛岸下去用来当礼部尚书的,到时候六部中的三部亲近三皇子,加上一个油盐不进的兵部,任凭大皇子再得皇帝宠爱,这太子之位究竟是谁的也不好说,可大皇子竟然默许了三皇子的这一诛心举动,要知道,吏部侍郎孙澈就是大皇子的人,实则怪哉。
所以佘兰此时心中也有了打算,自己是否也要主动自寻出路,去问一问那大皇子的意思,不然这以后礼部成了三皇子的自家地方,自己一个人在里面闯荡总会走的凶险。
佘兰开口道:“正逢年关,各地进贡的贡品这段时间也会陆陆续续的赶往长安,我看要不我也去拜访一下大皇子?”
王难听了佘兰的话,刚想开口,可话到嘴边又说不出来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个时候佘兰要想有一个好一点的出路只能跻身大皇子的阵营,毕竟三皇子的圈子早就在礼部谋划好了,而这个圈子里,并没有他佘兰一席之地,王难说道:“慎行,不如韬光养晦几年,毕竟不是只有两个皇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