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大势(1) (2 / 3)
比起把军权还给曹家,司马昭宁愿自己带兵去一趟长安督战。
不过调兵需要时间,筹集粮草需要时间,动员北方和青徐地区的屯田兵转入作战部队更需要时间。遣将也是个大问题,难道还是要启用陈泰吗?司马昭感觉自己的头发都快掉光了,陇右的局势居然会烂成这个样子。
虽然这一切都是洮西大败埋下的祸根,可他着实没想到被自己寄予厚望的邓艾会如此不堪。
半年对峙,整军备战,要钱粮给钱粮要兵马给兵马,结果还是和蜀军一碰就稀碎,着实令人失望。
如今蜀军已经占据陇右,兵连祸结,再想征讨实为不易。当年诸葛亮夺取三郡锋芒毕露,多亏马谡那蠢材在街亭将大好局势拱手相送,这才有了后来多年的陇右对垒,他们司马家也是在那个时期一点一点积累军功和人脉爬上了巅峰,但姜维是绝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的。
街亭之败,姜维刻骨铭心,那场失败让他收复故乡的心愿迟到了三十年,也让他与母亲、妻子从此分离,以羁旅托国的外来降将在蜀地孤身拼搏进取。如今同样的局面同样的机会摆在眼前,他当然会吸取诸葛亮的经验教训,牢牢把守住陇右通往关中的险要之处,把魏军挡在外头。
现在对魏国而言,损失的还不止是陇右之地以及邓艾的那些兵马,如果接下来没有好的对策,因丢失陇右而与中原断绝联系的凉州被蜀军收入囊中也是早晚的事。
曹髦非常想要集结中原和河北的全部力量去陇右与姜维决战,趁凉州尚未丢失、蜀军在陇右立足未稳之际打进去,即便不能迅速收复三郡,至少也要和蜀军在陇右重新形成对峙。
其实他心里也希望能够形成对峙,这样一来他作为御驾亲征的皇帝就有充足的理由长期掌握兵权,随着旷日持久的对峙朝廷的重心势必也会慢慢从洛阳转移到长安,有助于削弱司马氏的势力。
然而朝臣几乎没有人支持皇帝亲征,有的尽是说些万金之躯不可犯险之类的空话套话,有的则是指出东吴近来也有动兵入寇的迹象,若皇帝倾尽中原之众前往陇右,万一东南再有闪失则大魏有亡国之危。
吴军准备进犯,这倒不是空穴来风。
姜维此番出兵之前已经遣人联络东吴孙峻,孙峻自诛杀诸葛恪上位掌权之后,吴国的内政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愈发乌烟瘴气,期间还发生了血腥的宫廷倾轧内斗,惹得民怨沸腾。
孙峻想要转移矛盾,也希望能在战场上立功稳固自己的地位,对于西蜀的联手邀请自然十分心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