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有嗣(3)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八章 有嗣(3) (1 / 3)
        留在沓中的姜远一直在密切关注西北战局的进展,前线的军报传回成都时会从他这里经过,基本都是攻打凉州的进展报告,他是有权知晓的。

        汉军主力已经逼近金城关,并从侧翼包向了郡治所榆中城。但直到此时,王浑和邓艾仍未有所行动,对金城郡外围的丢失采取了坐视的态度。

        在围攻金城的过程中,有不少零散的魏军士兵跑来向汉军投降,这些人多半来自被邓艾带走的那支南安郡守军。

        从投降士兵的口中得知,邓艾和王浑已经在往武威郡撤退,金城和西平两地都被列入了“地有所不守”的名单。

        姜维随即派人迅速赶往西羌找到王嗣,命其修正迂回的行军路线,准备沿着西海湖西岸向北挺进。随后,汉军主力开始攻打金城、榆中。

        邓艾和王浑撤归撤,为防汉军追击过快半路赶上,还是留下了一部分兵力固守榆中和金城两处据点。留守的人马是金城太守杨欣麾下的一部近四千人,邓艾决定以牺牲这部分兵力为代价,为己方争取到退守武威郡布防的时间。

        放弃狄道和金城不是他的本意,而是为了配合朝廷的战略不得不为。武威郡控扼河西走廊,且与东面的北地郡有所接壤,在他看来是维持凉州军存在感的最后底线。如果连武威郡也被汉军占据,凉州军被赶到河西走廊以西的酒泉、玉门,就再也无法左右陇右的局势了。

        九月初,榆中、金城两地告破,两地魏军各自坚守了十日余,让邓艾和王浑在撤军之时还有余力迁走了一部分百姓。

        为了遏制南安军的逃亡降敌之风,邓艾把整个南安守军拆散了建制,分散安插到其余魏军各部,屯将以下的军官都降半级,在新的部队中担任副手。

        即便如此,依然有不少士兵铤而走险,在撤退途中找机会擅自脱离军队,回头向东想要返回南安。

        令邓艾稍微庆幸的是,被放弃的狄道城内本来就没有多少百姓,李简投降西蜀之后狄道的人口便迁空过一次,之后迁入的都是招来的三郡流民。他麾下的核心班底还是跟随陈泰驰援王经时从兖州带来的那批人马,虽然在段谷之战损失过半,但尚可一用。

        退到武威之后,邓艾对王浑表示,虽然西边还有凉州的张掖、酒泉及敦煌郡,再往西还有西域长史府,但他们实质上已经面临无路可退的境地。

        王浑明白邓艾找自己说这番话,就是要兵权准备和汉军真刀真枪干了,两手一摊表示服从朝廷安排,凉州军听征西将军说了算。

        姜远在沓中看到前线传回节节胜利的战报,心中也是喜忧参半,拿下金城郡也没费多大力气,总让人忍不住幻想一个月之内击破魏军慑服凉州。但大军越发深入凉州腹地,已经难以兼顾东面的情况了。

        司马孚还窝在长安没什么动静,胡济在街亭守的稳如泰山。

        姜远想来想去,决定让姜志去汉中看看情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