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掣肘(1) (2 / 3)
姜志答应一声,亲自去安排士兵轮班看管这批残兵。
姜志离开后,姜远在城上陷入了沉思,从这批残兵提供的消息来看,南山谷地之战己方在虎豹骑的突击下吃了大亏,这让他不禁开始担忧起来。
南山谷地之战必然会挫伤赵统一军的锐气,而且也会让魏军发觉他们尚且有战胜己方的手段。
在此之前,钟会麾下应该是没有多少斗志的,阳安关攻坚的折磨让他们整体高估了汉军的战斗力,而脱离坚城要塞之后骑军的优势便逐渐显现出来。
也许现在并不是和敌军决战的好时机?姜远自己心中也有些动摇。
兵法上之所以说“穷寇莫追,围城必阙”,正是为了避免遭到敌军穷途末路之下的拼死反扑,这一次己方是不是步子迈得太大,逼钟会太急了呢?
姜远在心中算了一笔账——如果在此地消灭钟会十万大军,己方可以承受付出多少代价?
洮西大捷,击破王经五万之众,歼灭三万余人,汉军自身的损伤在七八千左右,换成眼前的局面要乘以两倍。
用一万五千的伤亡换取七万左右敌军的溃灭,如果按洮西大捷的标准来换算这是可以接受的局面,但现实恐怕不会这么顺利。
绝不能打成互拼战损的消耗战,这是可以肯定的。即便有了陇右和半壁凉州作为新的兵源地,汉军也要尽可能避免太高的战损,毕竟天下征战已久,人口锐减得厉害。
为了逃避徭役税赋,也有不少人藏起来做了隐户,隐户和征兵两者互相影响逐渐变成恶性循环。即官府越是征兵,越多人选择逃亡成为隐户,隐户越多,为了满足兵役需求又不得不采取更严厉的手段征兵。
然而隐户的问题由来已久渊源复杂,又不是仓促之间可以解决的。只有天下太平、政策清明,百姓才会愿意归附到王化之下,东吴用暴力征服山越,却不能使山越的民心真正为之所用,所以即便依靠强征山越人扩充军力,其战斗力也十分不堪。
这仗打的是国力,但争夺天下争的还是人心向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将军俯仰叹息,是在忧愁国事?”一道声音从侧边传来,语气似笑非笑。
姜远侧首望去,只见宁随领着孟牁从西城方向过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