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九章、东吴兵败 (2 / 3)
蔡林到寿春见到司马孚之后,将吴军顿兵城下师老兵疲以及军中疫病流行的消息悉数告知。司马孚于是与镇东将军、扬州都督毌丘俭一同召集幕僚与诸将,商议之后决定不再观望等待,即刻进军解救合肥新城。
吴军的注意力被吸引在合肥新城,对淮南魏军全线发起反击的情况明显准备不足,司马孚和毌丘俭不动则已,一动则进军神速,大有当年司马懿飞兵上庸擒杀孟达之风。
数日之间,魏军在多地与吴军接战,诸葛恪布置在主力外围两翼的部队不断传来被突破和击溃的消息。
到了此时,吴军上下再也不能无视己方所面对的危局,诸葛恪终于在司马孚和毌丘俭两军对本部的钳形攻势完成之前下达了撤军的命令。
因魏军攻势进展过快,吴军撤退得非常匆忙,大批行动不便的伤兵和病号被丢下自生自灭,来不及完全毁去的营寨中也留下了大量的军用物资。
诸葛恪率大军撤过肥水,把上万名弃卒留在了北岸,让他们成了满怀一雪东兴之耻夙愿的魏军肆意屠戮发泄的对象。
司马孚与毌丘俭追至肥水北岸,望着河滩上挣扎求活的东吴伤病士卒,两人额手相庆道:“此战过后,若不出意外,淮南可保数年无忧。”
“太尉大人如今所虑者只剩西蜀,费祎一死,姜维便如脱缰之马。若彼知晓太尉督军在东,恐又生趁衅进犯陇右之心。”
司马孚点头道:“天佑大魏,秋收未至而吴寇破走。姜维春时才出兵过一次,我料他如今还来不及筹足进军所需的粮草。”
“既然西面暂时无忧,太尉以为此时伐吴可乎?”毌丘俭曾随司马懿讨平辽东,后又两次远征朝鲜攻灭高句丽,已然是曹魏如今数一数二的名将。他见诸葛恪于此役大败,料定吴军士气低沉,心中顿生灭吴建功之意。
但司马孚沉稳持重,却认为如今尚不是伐吴的时机。
“诸葛恪此战虽败,但其军主力尚存。我军斩破过万,却依旧无法改变吴军水战优势。”司马孚劝阻道,“若要伐吴,当效武帝当年之法,于荆襄广造战船、操练水军,如此方可伐之。”
“太尉所见深远,末将心服。”毌丘俭对司马孚甚为推崇,于是放弃了伐吴的念头。
……
七月末,姜远在且兰城接到了来自成都将他召回的命令。
同时,成都方面派来的新任牂牁太守也已经到任,姜远在也基本完成了计划中安抚蛮夷的工作,于是带着朝廷的召回之令亲自前往太守府向张表辞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