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创业沙龙 (1 / 5)
刚进入创业街,空气里弥漫着一种特有的“中关村味道”——刚拆封的电子产品包装盒的纸板气、十块钱盒饭的油烟味儿,混杂着萧瑟秋风吹来的尘土和旁边老居民楼飘出的炊烟气。
但这片区域的脉搏,正在被一股初生但蓬勃的力量重新定义。
这条并不算宽敞的街道还称不上正式叫“创业大街”,但野心已写在墙上。
它像一块巨大的“创可贴”,粗暴地贴在中关村老电子卖场日渐疲软的残躯上。
曾经的“太平洋”“鼎好”等电子大卖场的巨幅广告牌下,挤出了无数块崭新的、尺寸不一、色彩饱和度极高的新招牌,上面跳跃着英文名或拗口的汉字组合:
“XXX孵化器”
“天使汇”
“车库咖啡”
“3”(它的蓝白lOgO在这片区域已小有名气)
“创新工场办事处”(只是个小小的门脸)
来往的人群都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特征。
有穿着相对讲究,英语夹杂着中文,常常围着桌子白板写写画画,试图用硅谷模式“降维打击”别人的海归派。
还有头发乱糟糟,眼神专注在电脑屏幕上飞速滚动的代码或图表,对外界喧嚣充耳不闻的极客。他们的T恤上可能印着某个开源项目的LOgO。
至于那些带着些许疲惫但依然锐利的眼神,在几个小团体间穿梭,递名片,交换信息,像猎鹰在寻找机会的人,则是连续创业者们。
江晓这样年轻的面孔也不少,他们带着好奇,兴奋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想要努力的融入其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