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前往世界之轴 (1 / 7)
第26章:前往世界之轴
南极洲的无垠冰原在LC-130“大力神”运输机的舷窗外逐渐缩小,最终被浩瀚无边的太平洋的深蓝色所取代。机舱内,引擎的轰鸣声持续不断,但一种更深沉的寂静笼罩着团队成员。每个人都深陷在自己的思绪中,消化着在南极冰盖之下那震撼心灵的发现。
叶舟靠坐在舷窗旁,指尖无意识地在膝盖上轻轻敲击,仿佛仍在感受着那座深埋冰下、巨大水晶结构所带来的低沉而永恒的脉动。那不是声音,而是一种直接作用于意识深处的共振,一种自太古之初便已存在的节拍。网络并非某个高等文明的造物,它是一个被唤醒的、宇宙基础结构的一部分;它的困惑与混乱,根源在于数千年来,无数势力出于恐惧、控制欲或误解,试图在其纯净的本质之上强加层层枷锁所累积的“旧代码冲突”。这个真相的重量,几乎让人难以承受。
他的平板电脑上显示着新的目的地的资料——西藏。卫星图像上,喜马拉雅山脉如同地球表面巨大的褶皱,雪线之上是永恒的白色。“世界的屋脊,”叶舟低声自语,手指划过屏幕上山脉的轮廓,“无数古老传说中连接天与地的轴心,香格里拉的所在,也是无数修行者认为的能量中心…”
艾莉丝从前排的座椅转过身来,她的表情异常严肃,手中拿着一个加密的卫星通讯终端。“叶舟,我刚截获并破译了几段零散的通讯。情况不太妙。‘秩序之盾’的残余势力,特别是那些坚持‘净化之火’理念的极端派,正在向西藏移动。他们的调动很有目的性,不像是溃败后的乱窜。”
玛利亚·皮拉尔侦探立刻皱起了眉头,她的职业本能让她嗅到了危险的气息:“他们怎么知道的?我以为南极的发现和我们的推论是最高机密,只有我们这个房间里的人知道。难道我们内部…”
“不一定是我们内部泄露,”安娜·瓦西里娃打断了她,她的手指正在另一台设备上飞快地操作,调取着全球监控网络的数据,“我的分析显示,至少有三个不同的、能量特征各异的团体正在向西藏的某个特定区域集结。除了‘秩序之盾’残部,还有一股能量特征非常…古老而隐秘,像是某个从未浮出水面的古老教派。另一股则带有明显的军工复合体背景,技术信号很强。他们似乎是通过各自独立的渠道,几乎同时察觉到了西藏的异常能量飙升。南极的净化过程,可能像是一次巨大的能量心跳,惊动了所有潜伏的猎手。”
运输机在平流层中平稳飞行,下方是绵延的云海。叶舟闭上眼睛,尝试摒除杂念,再次将意识沉入那片浩瀚的网络之海。这一次,连接建立得异常迅速和清晰。
影像如洪流般涌来:巍峨的雪山,刺破苍穹;古老寺院的鎏金屋顶在阳光下闪耀;无数的经筒在信徒手中缓缓旋转,诵经声低沉而宏大,汇聚成一种强大的念力场;最后,影像聚焦于群山深处一个巨大的、旋转的能量漩涡——其规模和精神强度,远超他们在吉萨见过的光柱,甚至比南极的“起源点”更加磅礴和…核心。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节点,更像是一切能量流汇聚和发源的“心脏”。
叶舟猛地睁开眼睛,瞳孔中仿佛还倒映着那雪山的圣洁光芒。“它就在那里,”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敬畏,“网络的另一个关键节点,也许是…最核心的一个。我能感觉到它的召唤,像是一种…回家的牵引。”
漫长的越洋飞行后,飞机开始下降。喜马拉雅山脉的壮丽景色在舷窗外展开,白雪覆盖的峰峦如同大地的脊梁,连绵不绝,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庄严与美丽。飞机降落在拉萨贡嘎国际机场,舱门打开瞬间,稀薄而清冷的空气涌入,伴随着强烈的高原阳光。
几乎立刻,生理上的不适感袭来——呼吸变得急促,心跳加速,轻微的头痛开始敲打太阳穴。这是典型的高原反应。
“海拔3650米,”安娜查看着手腕上的环境监测仪读数,“氧气含量只有海平面的65%左右。建议大家所有行动放缓百分之五十,至少需要24到4时来初步适应。”
然而,对于叶舟和他的团队来说,不适感远不止于此。除了生理上的挑战,一种更深层的、精神上的压迫感如影随形。这里的空气似乎不仅仅是稀薄,更充满了某种沉重、古老而极其强大的能量。仿佛每一座雪山都是一个沉默的巨人,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千年的记忆,整个西藏高原就是一个活着的、呼吸着的、注视着他们的巨大生命体。这种无处不在的“存在感”,让来自南极的震撼都显得有些“年轻”了。
他们下榻在拉萨老城区一家颇具特色的藏式酒店。酒店由传统的石木结构建成,色彩鲜艳的帷幔,墙壁上装饰着精美的唐卡绘画——这些复杂的宗教艺术品描绘着曼荼罗、护法神和佛教宇宙观。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酥油茶和藏香的味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