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翠姑 (4 / 9)
这也是赵知静第一次直面古代生活的残酷。
赵知静拍拍手:“工期不能耽搁,辛苦牛嬷嬷再多招些人吧。”
然后等到下午,留白又不知不觉送了好些人过来。
“这两天造纸怎么样?有没有出差错?”赵知静回了庄子。
牛嬷嬷办事很麻利,闻言立即骄傲道:“县主画的图那么详细,只要有眼睛都会做,奴婢要是还安排不好,那奴婢可没脸见人了。”
“不过主子,这工序虽然繁琐,但仔细推敲倒也不难,所以关键的几道工序,奴婢都让冬霜亲自监管,保管主子的秘术不被泄露!”
“你办事,我放心。”
赵知静满意地点点头,牛嬷嬷虽然虎背熊腰,但人心细如发,办事能力那是相当厉害。
“我说的石灰找到了没?”
春华在一边回答:“县主要的量太大,奴婢安排人买了一座锻石矿,应是够用的。”
牛嬷嬷事无巨细地安排好了一切,虽然自家县主是巨巨好的,但县主说的玩意儿她是理解不了的。
“县主,咱们真的能造出便宜又实用的纸张吗?比丝绸都还要轻便,奴婢实在想象不出。”这时候的北周虽然也有类似于纸张这类的文字载体,但成本高昂不说,厚度也不均匀,还往往有易晕墨、易虫蛀及不好保存的缺点,不仅不能大肆推广,使用范围也十分狭窄。
赵知静想了想,纸的作用可不光是文字的载体,她笑得古怪:“等这玩意儿造成功,第一批就送给嬷嬷你先尝试。”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北周,文字的普及率还是很低的,即便是作为镇北侯亲自培养出来的将士,牛嬷嬷的识字量也不高,可想而知,文化人的稀缺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