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5【千古一问】 (2 / 5)
此言以退为进,深谙四两拨千斤之道。
陆沉微微偏头,似乎是在沉思,片刻之后看着许佐问道:“什么意思?”
姜晦微微一怔。
这个时候他才想起,面前这位战无不胜的年轻郡王莫说科举,甚至压根没读过几本圣贤书,传闻当年高宗皇帝不止一次说过他不学有术。
也就是说,陆沉并非装模作样,他确实有可能听不懂这句圣人之言的深层含义。
许佐不以为意,平静地解释道:“这句话是说,君王信重臣子,以礼待之,给予其应当的信任和尊重,臣子必然会忠心耿耿。正所谓使臣不患其不忠,患礼之不至;事君不患其无礼,患忠之不足。君臣有义绝非愚忠之义,君若无礼,则臣亦不忠也。”
“许相。”
陆沉不得不打断他,略显哭笑不得地说道:“我本来快明白了,又被你说得有些迷糊。”
“郡王见谅。”
许佐微微一笑,然后直白地说道:“其实圣人先贤之言的道理很简单,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说法十分荒谬,君臣之间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这才是真正的微言大义。君臣一体两面,如果你觉得这个朝廷不值得效忠,那么反与不反全在你一念之间。”
“原来如此。”
陆沉点了点头,感慨道:“所以当初听闻先帝乱命,许相愿与我同进退,后来又说服淮州宋刺史,允许陆家商号插手各项民生,只为保证在先帝和朝廷继续胡来的前提下,边军将士能够不受掣肘,这就是你遵循的君臣大义。”
姜晦心中讶异。
他没想到自己的座师居然会做到这一步。
要知道在先帝驾崩之前,陆沉的权势和名望虽然无法和现在相比,但是在江北已经拥有很大的影响力,欠缺的只是各级官府的实际支持,确切来说只要江南朝廷掐住后勤,陆沉麾下的十余万边军就会寸步难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