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4【身怀利器】 (4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964【身怀利器】 (4 / 5)
        这倒是一件麻烦事。

        陆沉的动作实在太快,几个月的时间便收复大片失地,如今那些地区处于军管状态,但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朝廷需要尽快建立各级官府体系。

        宁太后缓缓道:“之前淮安郡王奏请江北各地先行恢复旧制,江北除去河洛地区,还有七州之地,确实需要选调大量官员。不过此事不宜操之过急,姚卿可先拟定一份官员名单,交由中书二相审定,再呈递御前。”

        姚崇垂首道:“臣遵旨。”

        宁太后看向御案上那十几份奏章,话锋一转道:“近五日以来,计有十七位朝臣上折进言,所言皆为同一件事,便是奏请哀家和皇帝遵循高宗皇帝遗志,北上还于旧都。兹事体大,非哀家一人可定,诸位卿家不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这些重臣不仅知道此事,甚至连十七位官员姓甚名谁都一清二楚,近段时间也都在暗中斟酌。

        左相薛南亭奏道:“启禀陛下,还于旧都乃是大齐子民共同的愿望,亦是高宗、哲宗皇帝的遗愿,臣觉得此事无可争议。”

        宁太后不动声色地问道:“这般说来,薛相支持迁都?”

        “臣支持迁都,不过……”

        薛南亭微微一顿,郑重地说道:“陛下,臣觉得眼下并非合适的时机。”

        “详细说来。”

        “是。现今江北初定,局势较为复杂,若朝廷冒然北上,一旦出现波折,极有可能损伤元气。景廉人窃据河洛二十年之久,城内百万居民之中藏着多少细作不得而知,光是肃清这些潜在的威胁就需要很长的时间。”

        薛南亭的话引来几位重臣的点头赞同,见此他愈发恳切地说道:“陛下,方才许相之言发人深省。如今大齐八成以上的军权都握在淮安郡王手中,军中将士皆唯其马首是瞻,若不能改变这种情况,陛下和皇上岂能轻易离京北上?”

        此言一出,站在最下首的翰林学士王安不禁微微皱起眉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