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9【笨拙的战略】 (1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99【笨拙的战略】 (1 / 6)
        大齐鼎正元年,二月二十三。

        勇毅侯、军务大臣韩忠杰挂帅,骁勇大营行军总管元行钦为副,率京军四万将士北上。

        从京城出发,途径忻州西南部,继而进入道州,朝着西北方向前往靖州平阳府。

        三月初,大军抵达衡江南岸。

        平缓的江面上已经搭建起两座浮桥,京军将士井然有序地渡江。

        江畔视线开阔处,韩忠杰负手而立,眺望着壮阔瑰丽的大江东去。

        元行钦站在侧后方,有感而发道:“若非有这条天堑,当年我朝的局势肯定会更加艰难。”

        “谁说不是呢?”

        韩忠杰点了点头,又道:“但也不能忽视魏国公和荣国公的付出,因为有他们率领边军将士拒敌于国门之外,衡江天堑才会显得牢不可破。虽说在京城的时候,我和荣国公时常有政见上的分歧和争执,但我不会小觑他的领兵之能,更不会否认他为大齐立下的汗马功劳。”

        这番话让元行钦稍感讶异。

        他没有进入军事院参与决议的资格,但不代表他对朝中的纷争一无所知,尤其是韩忠杰和萧望之在军事院争权的事情,早已传遍京城内外。

        想不到离开京城之后,韩忠杰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不再沉浸在那些勾心斗角之中,反而会给萧望之和厉天润这么高的评价,同时愈发有了大军主帅的气度和沉稳。

        其实这也不奇怪,韩忠杰毕竟是韩灵符的长子,大齐京军的建立有他的功劳,称得上家学渊源,至少不是不学无术的幸进之辈。

        元行钦心情复杂,既欣慰又担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