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130【煌煌大势】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1章 130【煌煌大势】 (2 / 5)
        原因便在于圣旨中的一句话。

        朝堂重臣之所以不看好北伐的成功,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大齐缺战马,尤其是元嘉之变以后,北方的养马之地都落入景朝手中,齐国只剩下成州几处养马地,而且时常与沙州七部发生冲突。

        然而他如何能够阻止?

        靖州都督府广济军都指挥使霍真,调任阳翟军都指挥使,加封连江县开国男,赏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

        李端见状便问道:“李卿家莫非有不同的看法?”

        李端面露赞许,随即看向一直沉默的李景达说道:“李卿家,朕准备让陈澜钰接任南衙定威军都指挥使,你是否赞同?”

        整个靖州都督府只有飞羽营这一支成建制的骑兵,四千骑便已是厉天润能够凑出的极限,因为精锐骑兵必须要一人双马,否则无法保持长距离奔袭作战的高机动性。

        天子见好就收,没有顺势大发雷霆,但这种引而不发的震慑有着极好的效果,以至于他的政令可以首次畅通无阻地推行下去。

        四名边军武将当即出班领旨谢恩,这场大朝会进行到此刻,终于给了他们亮相的机会,群臣无不好奇又有些羡慕地望着这几人。

        一念及此,郭从义心中轻声一叹,微微垂首恭敬地道:“关于此事,臣谨遵圣裁。”

        她没有那些五花八门的名号,仅仅是职衔从校尉擢为都尉,仍旧统领着靖州飞羽营,但是群臣包括陆沉在内都非常清晰地看见,她脸上绽放明艳的神采,犹如一枝傲然凌寒的梅花在殿内盛开。

        然后他便遭到许佐强硬有力的弹劾,接下来秦正的指控更是给屈家的棺材板钉上最后一颗钉子。

        像郭从义和李道彦这样的重臣自然不担心会沦落到屈丰华的下场,然而天子在这场博弈中取得全面的优势,逼得这两人身边的文武百官不敢表态,便已经达到他的目的,因为郭、李二人总不能亲自上阵不留半点余地。

        此刻听到天子的问询,看了一眼殿中满身儒雅气质的陈澜钰,李景达只觉嘴里发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