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故旧(下)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02章 故旧(下) (2 / 4)
        周客山仰天打了个哈哈:“都统久在山东,难道不知登、莱、淄、沂等地,自古以来就盛产铁料?昔日太平时节,登莱两州岁产精铁十万斤以上,而斩木锻铁、制器利用,更是本地重要的财源。去年末,我家节帅从蒙古人手里,讨回了泰安州莱芜铁监的工匠两千余人,得到这些工匠的支援,铁器的产量愈多。都统,你看到的这些,只是些小生意,其实无须大惊小怪。”

        “原来如此。”

        兖州和泰安州的莱芜监,下设铁冶十八所是天下著名的出产铁器之地。此前蒙古军袭来,各处铁冶被攻破许多,大批工匠都遭蒙古军席卷而走。

        蒙古军对人口的掳掠,是很专业的,工匠始终是他们最注意的一批人。但后来郭宁拿着四王子拖雷的性命威吓,蒙古人难免手忙脚乱,于是工匠们被放回来许多。

        结果,大大便宜了郭宁。

        国咬儿谨慎地想了想,点了点头,又问:“那么,这些货品,是谁卖给我的?卖给我的价码,又是怎样?”

        “都统,你这问题好没来由。”周客山不禁失笑。他伸手指了指身边的章恺:“这些货品,自然是我家纲首做主卖给你的。至于价码……那簿册上全都写得明白,都统你放心,咱们做得是长久生意,讲究以诚待人、童叟无欺。”

        此等商贾,最是满口胡柴,没一句可信。

        这姓周的,上一句还说“我家节帅”如何如何,这会儿就成了你家纲首做主?看这姓章的年轻人,分明是个新手……当我国咬儿是傻的吗?你们就只拿了他明州海商的名头办事!

        可国咬儿偏偏又没法揭破这胡言乱语。

        或者说,没必要揭破。

        两本绢册,就摆在面前。他们能提供的,一样样都写得那么清楚明白;每一样都是国咬儿急需的,价格也公道。如果国咬儿与他们翻脸,下一拨海商还有没有这样的能力,可就难说得很。

        国咬儿知道,真正能让海商们赚取暴利的,是金国中都大兴府的生意,而通往中都大兴府的海路,如今正掌握在郭宁手里。而密州这边,旧日的胶西榷场早就荒废了。今日若谈不拢,还有没有下一拨海商到来,那都难说的很。

        见国咬儿沉思不语,周客山手按腰间玉带,向前两步:“都统,我还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来听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