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八十九·拉良家下水,劝风尘从良 (1 / 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记八十九·拉良家下水,劝风尘从良 (1 / 8)
        兰若院在洛阳西南城区,已不是最初的地址。

        当时李邦彦拿钱都买不到房产,只能暂时租赁场地经营。后来太子主持增筑洛阳城墙,李邦彦才在新城区买下一块地皮自建。

        如今这兰若院,依旧是李家负责经营,但其股份已经减持到15%以下。

        兰若院的股份构成及其复杂,各种间接持股和白手套,就连负责经营的李家都搞不明白。

        尤其是鼎泰帝整顿军队时,清理了一拨洛阳权贵。政变之后,又清洗了一拨。现在更是乱得一塌糊涂,估计不少当朝大臣弄到了股份。

        “听说最初开办兰若院的,还是一位阁臣?”谢衍对兰若院如雷贯耳,却没听说过李邦彦的名号。

        石怀介绍说:“李邦彦不仅是大明开国阁臣,还是前宋的末代副相。此人在前宋时巨贪,到了大明收敛许多。但齐家无术,因家人贪赃枉法,而被牵连革职。”

        “看来大明开国之初,惩治贪污极为严厉。”谢衍说道。

        朱世镕说:“何止严厉。听说第一次大案期间,由于全国官吏被抓捕太多,各省府州县有三分之一都没法办公。”

        “我听说是一半衙门停摆。”曾忭说道。

        鲁处仁道:“哪有一半?顶多三分之一。”

        曾忭说道:“三分之一也很吓人啊。”

        石怀感慨:“太祖太宗之时吏治清廉,众正盈朝,恨不得能够亲临其间。”

        谢衍听他们几个怀念一百多年前,不禁在心里再喊两声“朱哥牛逼”。

        马车即将来到兰若院时,朱世镕说:“极盛之时,全国共有六家兰若院。李邦彦病死之后,两个孙子分家产,闹得是不可开交。除了洛阳和杭州,其他几家兰若院全卖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