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一百一十·新式律度量衡颁布 (1 / 8)
对于科学界要求更改计量单位的奏请,朝廷君臣答应得非常痛快。
因为谢衍给出的方案,非常符合自然。
穿过洛阳的子午线的两千万分之一为1米。
以此为标准,再划出分米、厘米、毫米。
又以1立方分米的水,确定其重量为1千克。从而划分出克、毫克。
多么的天人合一啊!
虽然太祖太宗反复强调不要搞天人感应,但人们依旧追求着“天人合一”,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哲学思想。
御前会议上,阁部院重臣踊跃发言。
“自古以来,积黍为尺。秦汉的七尺男儿,放到现在也就五尺。地球的子午线长度却不会变。”
“是极。此等长度、重量单位定下,我大明的度量衡,可千秋万载而不易也。”
“子午线长度测出了吗?”
“哈哈,张相公是文科进士,不知道这个很正常。唐代的高僧一行,就已测过子午线长度。我大明开国之初,太宗派人绘制天下舆图时,又在全国27个观测点测算了一回。”
“大明和唐朝的测量结果可相同?”
“不同。唐朝测算出的经线,每一度跟大明相差40多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