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春晚做到头了! (1 / 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94章 春晚做到头了! (1 / 9)
        中国人对乡愁的感受独一无二。

        这是农耕与土地赋予的血脉基因,我们不仅自己有乡愁,还特能与别人产生共情。台湾很多文化人都写过乡愁的作品,最有名的一首诗: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咱们不是台湾人,但就是很能理解这种感情。

        它就像火车到了山海关,过去就是东北的雪;就像家乡的一口腊肉,出去打拼难以忘怀的一种味道;就像村口的那棵大柳树,那条小河。

        “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别再四处飘泊……”

        费祥真的最适合这首歌,他边唱边走下舞台,走到观众席里,镜头给到一个老太太的身上,满头白发,看着他正在抹眼泪。

        费祥过去,弯下腰,轻轻抱住自己的姥姥。

        “呜呜……”

        老太太充分表现了啥叫隔辈亲,几十年初见这个外孙子,但疼的不得了,明明自己在哭,看他也动情欲泣,连忙掏出手绢给他擦擦,道:“孩子别哭别哭,好好表演!”

        电视机前的观众听不到姥姥说什么,但都能感觉得到这份亲情。

        跟着唏嘘不已。

        “我曾经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的行囊,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为我抚平创伤……”

        无论出于家国两岸,还是个体命运,都深受触动。在大年三十,这个最能代表中国人节日的夜里,所有能看到电视的人,都在静静听着这首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