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廖公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2章 廖公 (1 / 4)
        今年1月1日,新《婚姻法》实施,法定婚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上一次规定是在50年代,男20周岁,女18周岁。

        法律归法律,实际操作又不一样,农村大把大把十几岁就结婚的,结婚不领证,孩子照常生,几十年后这种现象依旧存在。

        这年头没有网络,身份信息做不到联网查询,有很多发了点财,在这座城市娶个老婆,在那座城市娶个老婆,甚至光明正大把几个老婆一起领回村的,都不罕见。

        村里闲言碎语,更多的却是羡慕,证明人家有本事……

        但这也分地方,比如在京城首善之地,本身还是公众人物的,操作就麻烦一些。

        今年也是比较特殊的一年。

        …………

        中国电影家协会被砸兰,1978年恢复工作,租了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主楼的四楼作为办公场所。

        《大众电影》《世界电影》的编辑部也在此处,所以当时有一句话:“政治上行不行,要送电影局,艺术上好不好,要送四楼。”

        新年刚过,这日一早。

        81岁的夏衍亲自来到了四楼,他是影协主席。

        国内文艺界大腕是有排序的,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这是比较公认的前六个,夏衍排不到前六,前十还是可以的。

        而鲁迅、郭沫若、老舍都去世了,如果将范围限定在活着的人身上,他地位还要更高。

        夏衍现在很瘦,戴着老花镜,拄着拐杖,一言不发的坐着等人。外面陆陆续续的进来人,进门都吓一跳,连连称道:“您怎么亲自来了?”

        “没想到您能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