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去香港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4章 去香港 (2 / 5)
        “老大,这次发达了,800万啊,放在去年能排第三位了!”

        “今年不一定啊,现在拍戏的太多了,票房刷新的比坐台妹还快,依我看挤进前十就不错了。”

        “前十也可以啊,这才是我们第一部戏,开门红嘛!”

        袁和平作为老大,笑呵呵的看着兄弟们,他也没想到《奇门遁甲》成绩这么好,争取再放段时间,达到900万,甚至破千万就更好了。

        但他知道不太可能,因为接下来就是春节档。

        初代喜剧之王许冠文又出新作《摩登保镖》,嘉禾肯定把戏院都留给这部电影。

        香港有三条主流院线,邵氏16家戏院,嘉禾19家戏院,金公主15家戏院,别的还有一些西片(外国片)院线、乡下小戏院,以及左派的8家戏院。

        这里简单说一下,在后世,一部电影通常是全国院线统一上映,现在不是。

        邵氏是大片场制度,自产自销一条龙,只放自家生产的电影,就像李小龙,李小龙是嘉禾的人,在他最红的时候,观众也甭想在邵氏院线看到李小龙。

        嘉禾是卫星公司制,给成龙、洪金宝、许冠文等开了一堆公司,投钱分红,院线主要放这些人的片子,如果还有剩余档期,才会从外面收片子。

        金公主旗下有新艺城,但新艺城生产能力有限,无法支撑一条院线,所以会让那些小公司的片子大量进来,包容性最强。

        偶尔也有例外,比如新艺城巅峰的时候,邵氏和嘉禾就互相放对方的片子,联手对抗,但多数还是关起门自己玩。

        这种情况直到90年代后期,那时整个产业下滑,大公司也无力投资,产量减少,只得开放院线,统一上映,此乃后话了。

        大陆此时也没有统一上映,缘由不一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