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自由总会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5章 自由总会 (1 / 5)
        所谓左派右派,不是来香港之后才区分的,来香港之前就有。

        当年内地的一大批电影人南下,其中有一个人叫张善坤。

        1943年,汪伪政府搞了一家”中华电影联合股份公司“,张善坤任副总经理和制片部主任,当时国党是正统,汪伪只是汪伪嘛,所以他被视作汉奸。

        后来跑到了香港。

        来香港后,跟几个电影人组建了一个“港九电影戏剧事业自由总会”。

        自由总会的上级机构,是“台湾新闻局”,总揽国党在香港的一切文艺战线事务,即右派。

        时至今日,但凡想在台湾发行的港片,必须遵守四项原则:

        1,禁止一切与左派来往,这个不用多说了。

        2,电影想进台湾,先要被自由总会审查,总会说通过,那才能通过。

        3,导演和演员必须在自由总会登记,成为会员,每年缴纳会费。

        4,总会组织的一些劳军、文艺汇演活动,必须无条件参加。

        台湾2000万人,是港片的最大市场,可想而知,自由总会的权力和地位有多大。

        前文讲过,香港99%的电影人没有立场,只有市场。

        比如程龙、洪金保、刘德桦都去金门劳过军,刘德桦还在国父纪念堂门前表演过仪仗操练,耍的可漂亮了。

        还有梁超伟、曾智伟、狄龙,都拍过台湾的军教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